行业资讯 综合资讯 品种选介 名牌稻米 生产与市场 技术推广 病虫草害 机 械 化 专家观点 |
首页 > 传媒扫描 > 农民日报:绿色提质增效,机械化高效栽培—— 一个水稻大县的新起点 | ||
农民日报:绿色提质增效,机械化高效栽培—— 一个水稻大县的新起点 | ||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13 |
||
水稻专家向参加优质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研讨会的代表们介绍麻育秧膜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金秋时节,江苏省东海县稻米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重点项目及院科技创新工程优质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研讨会在这里召开。 东海县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独特的农业发展资源禀赋使得稻米产业成了当地极具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7.6万亩,亩产粮食600公斤以上,位列江苏省前列。然而,东海县稻米产业中存在的优质稻品种少、种植模式滞后、栽培技术不配套、优质稻品种退化、产后加工技术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东海县优质稻米产业的持续发展。 2019年,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东海试验站、东海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围绕品种、栽培、加工等环节,开展了优质稻品种引进和筛选、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优质稻复壮提纯技术攻关等,为东海优质稻生产及大米品牌打造提供了支撑。 在优质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观摩现场,记者发现在同一片稻田中每隔五米左右就会有颜色深浅不同的变化,有深绿色、浅绿色、黄色、淡黄色等。有的稻穗刚刚长出来,有的稻秆已经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为何稻田示范基地内水稻的生长情况有如此差异? 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胡培松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不同的水稻品种有不同的生长期所致。他们在当地开展优质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在引进11个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基础上,筛选出“嘉优中科1号”“隆6优19”等4个绿色高效的优质水稻品种,除了服务当前的东海水稻生产外,也为将来东海水稻品牌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东海县水稻种植方式以直播为主。水稻直播要求生育期较短品种,以前东海优质稻品种欠缺,种植模式、栽培技术与已有的优质稻品种不配套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不过这些问题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东海水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年,在采用优质稻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的两个示范点,都有效地解决了因直播种植方式产生的问题,为种植稻米的农户带来了实惠。平明镇年年丰农场种粮大户刘守银高兴地算了一笔账:“严格按照专家规定的技术规程去做,今年不但产量增加了,价格也好,1公斤能卖到10块钱,比往年高了两块六。估算了一下,1亩水稻多挣了1000块以上。”记者在另一个示范点张湾乡营屯村了解到,这里种的“嘉优中科1号”,产量可达每亩900公斤,除去种子和移栽新增成本,也比普通水稻每亩新增收益400元。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创新团队首席陈惠哲介绍说:“今年我们在平明镇、张湾乡分别建立技术示范基地,实施优质稻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其中平明镇年年丰农场开展以‘南粳2728’‘南粳505’‘优香粳’等优质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在张湾乡营屯村开展以‘嘉优中科1号’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采用了叠盘出苗、基质育秧、麻地膜育秧、机械侧深施肥、窄行机插、缓控释肥、氮肥减施及后期诊断施肥、病虫草综合防控等核心技术,通过各种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应用,目前看效果非常好。”在东海大米展示观摩现场,参会代表对“优香粳”大米进行品鉴,大米色泽明亮,香气浓郁持久,代表们一致认为,“优香粳”大米好吃,味甘纯香。 东海大米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兼具南北大米之优势。然而,研究团队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有些东海稻米存在着产后加工技术不到位等问题,造成品质不稳定,严重影响着东海大米的声誉。此外,东海县一些优质常规稻品种存在着香味、米质退化等问题,也不利于优质稻长年生产。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陈铭学说:“产后加工技术对稻米食味品质和口感有重要影响,值得重视。至于米质退化问题,我们将协助东海县开展优质常规稻种子复壮提纯技术研究,以保障优质稻可持续生产应用。” “实现东海水稻绿色发展,需要不断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将东海大米这个牌子做大做强。”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局长王述民也提出了建议。 记者了解到,东海县下一步将开展低温烘干及产后低温储藏技术及装备建设,建立水稻专业合作社,形成统一的品种、管理和收购,形成一条龙服务,多家加工企业建立协作关系,优化稻米产后加工技术及品牌开发,与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将大米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亮。 来源: (浏览次数:
)
|
||
上篇文章:科学网:绿色技术为优质稻续航
下篇文章:徐州日报:味稻小镇的邱集味稻——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睢宁邱集镇现代农业发展解码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杭州网:喜报!浙江两位科学家当选中科院院士 他们是谁?
杭州网: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浙江五位科学家当选 小时新闻:喜报!浙江大学叶志镇教授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入选中科院院士 科学网:绿色技术为优质稻续航 徐州日报:味稻小镇的邱集味稻——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睢宁邱集镇现代农业发展解码 全国农技推广网:2019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嵊州庆祝活动在浙江嵊州举办 萍乡日报:全省优质稻展示暨农作物种业管理培训班在萍举办 山水画卷石韵朱溪:梯田好风光 十里稻谷香 ——2019中国·仙居杨丰山梯田农民丰收节开幕啦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克剑研究员来我校学术交流 江西日报:全国水稻专家来赣传经送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