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市场流通 > 广西区打造优质稻“航母” 字号选择:
广西区打造优质稻“航母”
作者:熊朝小
出处: 发布时间:2001-10-29 14:50:22 (原作发表时间:)
随着广西区粮食局和广西农科院两大强势单位的亲密接触,我区优质稻米“零星开发”、“小打小闹”的格局将被改变。近日,两单位的下属单位广西粮食仓储公司和广西水稻研究所签订协议,推出“农、工、贸、科”一体化新模式,共同开发我区优质稻米,大力打造广西优质稻“航母”。

确切地说,广西区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起步早,但步伐慢。尽管我区优质稻米以米质优良,品质好而广受消费者喜爱,也出现了如田东香米等品牌,但遗憾的是优质稻米开发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不成气候,开发优质稻米这块诱人的“蛋糕”未能做大。分析其中原因,广西水稻研究所所长邓国富认为,科研与市场脱节,科研与销售脱节,是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

广西水稻研究所是我区最具实力的水稻科研与开发单位,每年都要推出10多个水稻新品种,推广到全区乃至华南地区各省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品种基地覆盖我区10多个县,但是由于与市场脱节,没能把品种、技术的优势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优势。而广西粮食仓储公司有着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对于区内外稻米市场有着敏锐的“嗅觉”,但因广西粮食仓储公司缺少科研品种、基地等依托,缺少优质原稻,所以,该公司有时也只能看着市场空白干瞪眼。双方的合作,正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邓所长称,双方的合作不仅是一个取长补短的双赢举措,而且将促进我区优质稻米开发的产业化发展,惠及农户,增加农户收入。开发优质稻米,从育种、种植到收购、加工和销售,形成紧密的产业链,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不利于这个产业的发展。加工没有了原粮基础就不能正常生产;没有农户种植,优质稻就无法推广;农户种植了,没有人收购也不行。因此从科研、生产推广到销售,利益紧连在一起。按协议,科研单位将着重进行优质稻选育推广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工作,农民可以放心得到优质稻种的技术服务和销路的保障,营销单位进行收购、加工和销售,共同打造我区优质稻米“航母”。
(浏览次数:)
上篇文章:全省晚造杂交稻育种工作基本结束——两系稻供过于求 三系稻供应不足
下篇文章:大米优质化缘何举步维艰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台湾好米 抓住日本人的胃 (02-08)
2004年中国稻米市场分析报告 (02-24)
2004年上半年粮价总体走势回顾 (07-15)
我国稻米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06-09)
广东设定稻米最低收购价以刺激粮食生产 (05-24)
我国粮食市场发展与供求关系新平衡的实现 (05-19)
2004年5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大米部分) (05-14)
2004年3-4月我国大米市场监测信息 (05-14)
2004年4月底5月初国内稻米价格仍有可能回涨 (04-14)
近期各地稻米市场价格企稳 (04-07)
友情链接:
| | | | | | 更多...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