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市场流通 > 马年种稻市场如何 字号选择:
马年种稻市场如何
作者:宗龙
出处:湖南科技报 发布时间:2002-4-16 9:02:48 (原作发表时间:)
根据2000年和2001年我国稻谷产量下降较多、连续2年大幅度动用库存、稻米供大于求压力已经大大缓解的实际情况,预计2002年各地将纠正盲目大幅度调减稻米面积的片面做法,种植面积将趋于稳定或略有增长。其中,预计主产区种植面积略升一点;主销区种植面积略降一点,全国稻米产量也将趋于稳定或略有增长,但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仍将较大优质稻米、市场需求旺盛品种的种植面积将扩大。笔者分析认为:

今年稻米供求基本平衡,价格走势稳中略升。

综合分析2002年我国粮食及稻米供求关系、有关政策、宏观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结论是:2002年我国稻米供求仍然基本平衡,供大于求矛盾进一步趋于缓解,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全社会稻米库存减少,其中商业库存大大减少,价格走势呈稳中略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不会很大,属于中等幅度回升,而且,上升的时间主要是在2002年下半年。在此期间,稻米的地区差价、时间差价及品质差价将有所拉大,稻米市场购销趋于活跃。

稳定早稻生,适当放缓缩减早籼稻调整力度

水稻种植结构的调整应该是个动态过程,调整也并非是单向的调减,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一哄而下,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灵活增减。一味压缩早籼稻不符合当前的市场要求,今后我国早稻调整面积应该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从农业生态来看,当前还找不到一种作物能够替代早稻。从市场需求来看,中低收入家庭,米粉、味精和饲料等加工原料都需要早籼米。从国家的粮食安全来看,早稻耐储藏和便于轮换,的确是一季重要的粮食生产作物。

保护水稻生产能力

目前大米供过于求,要注意在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损害水稻生产能力的问题,要警惕大米形成“喊多就多,喊少就少”,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切不可把目前的大米形势状况估计过高,说不定到时候又出现紧张状况了。在目前,可利用稻田适当发展市场需要的蔬菜、瓜类,但不能用稻田去种果树,挖鱼塘或取土制砖,以免破坏耕作层,以后遇到粮食紧张问题时难以恢复。
(浏览次数:)
上篇文章:张塝优质稻谷俏市场
下篇文章:大米市场可望回暖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中国台湾好米 抓住日本人的胃 (02-08)
2004年中国稻米市场分析报告 (02-24)
2004年上半年粮价总体走势回顾 (07-15)
我国稻米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06-09)
广东设定稻米最低收购价以刺激粮食生产 (05-24)
我国粮食市场发展与供求关系新平衡的实现 (05-19)
2004年5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大米部分) (05-14)
2004年3-4月我国大米市场监测信息 (05-14)
2004年4月底5月初国内稻米价格仍有可能回涨 (04-14)
近期各地稻米市场价格企稳 (04-07)
友情链接:
| | | | | | 更多...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