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部市场预警系统监测,2004年1月至2月,我国稻米市场变化如下:
生产方面:根据有关方面种植意向调查,2004年稻谷种植面积将扩大,这将是1998年以来的首次回升。从区域特征看,主要是南方主产区面积增加。
进出口方面:1月份,进口7.34万吨,同比减少25.5%,较上月增长27%;出口21.23万吨,同比增长60.7%,较上月减少9.6%。1月份,进口大米主要来自泰国;出口大米目的地主要是科特迪瓦、韩国、加纳、波多黎各和日本等。
国内供求判断:预计2003/04年度大米新增供给量比上年度继续有所减少,总消费量比上年度略减。其中出口和损耗减少,其余消费均呈增长态势。预计本年度新增供给量不能满足总消费量,加上库存大米,大米市场仍呈供大于求格局,但期末库存下降。
国际供求判断:据有关方面2月份的资料分析,预计2003/04年度全球大米产量比上年度增长近2.5%,消费量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度增长0.7%,贸易量比上年度下降11.8%。当年继续产不足需,期末库存减少22.3%,是自1983/84年度以来全球期末库存的最低水平,库存消费比下降到20%,比上年度下降5.9个百分点。
国内价格走势:(1)稻谷收购价。1月份,中等早籼稻的国有企业标准品收购价、优质粮收购价和用粮企业收购价分别为每吨1112元、1208元和1184元,晚籼稻为每吨1222元、1354元和1299元,粳稻为每吨1336元、1450元和1380元。2月上旬,稻谷收购价承接上月走势,继续攀高。(2)大米批发价。1月份,主销区标一早籼米、晚籼米和粳米批发价分别为每吨1889、1999和2214元,与上年12月相比,均上涨3-4%;与上年同期相比,涨幅在30%左右。2月份,主销区大米批发价继续走高。早籼米、晚籼米和粳米批发价与1月相比,分别上涨3.2%、5.7%和1.7%。大米批发价自上年9月份至今已连续6个月上涨。从近期看,这一趋势可能还将持续。
国际价格走势:1月份,泰国大米曼谷离岸价(破碎率25%)为每吨194美元,比上月上涨4.9%,同比上涨3.5%。2月以来,泰国大米价格走势比较平稳,基本上是在198美元附近震荡整理。由于2003/04年度全球大米继续产不足需,预计后市国际价格仍将走高。(来源:农业部网站)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