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 技 术 > 正文 | 字号选择: |
水稻旱秧要增产 浅插稀植是关键 |
作者:朱以维 |
出处: | 发布时间:2003-5-14 14:29:39 (原作发表时间:2003年5月8日) |
水稻旱育秧苗内涵营养素质高,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移栽后产生“爆发效应”,无返青期,分蘖发棵快,成穗率高。现在旱育秧方法已被广大农户所接受。但在移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农户移栽前在旱秧地中灌满水,拔秧时旱秧已长出许多新根;移栽大田时栽插过深过密,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形成僵苗,难以实现高产。要充分发挥旱育秧苗的增产优势,必需做到浅插稀植。移栽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施肥整地。移栽大田犁起后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作底肥,每亩施中层肥普钙15-20公斤、钾肥10公斤、尿素10-15公斤。缺锌田增施硫酸锌0.5-1公斤。麦田、瘦田适当多施,蚕豆田、肥田适当少施,整地时先旱犁旱耙,最后进水平田,做到田平土细。田平好后沉淀1-2天,有利于浅插秧苗不倒伏。 2、巧拔旱秧。旱育秧新根短,老根脆,拔秧省力。不能在拔秧前2-3天浇水或灌水,否则会减弱旱秧移栽后的“爆发效应”,移栽后仍会倒苗或换苗。在拔秧前一天晚上浇透水,拔秧时可用铁铲或钉耙深刨一下秧田,然后再拔秧,秧根带少量泥土移栽更佳。 3、浅水插秧。栽秧时大田水层不能超过2厘米,移栽秧苗不倒苗不飘秧即可,一般栽插深度2厘米。栽插过深,秧苗心叶长期泡于水中。易导致死苗,根系周围泥温低,分蘖发棵慢,分蘖节位高,难以形成大穗大粒。 4、合理稀植。旱秧稀植应根据品种生物学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产量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优质高产为目的。栽插这密,分蘖期大蘖不壮,小蘖不断,致使田间群体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病害重。又不利于防御“阴害”天气和“抽穗扬花期低温”,结实率低。根据大理市农技部门和市气象局不同稀植试验得出:大理市杂交稻株行距(4*5)寸,每亩3万丛,3-5万苗。粳稻3*5(寸),每亩4万丛,4-7万苗为宜。高肥田、热量条件好的地区可稀些,冷浸田、热量条件差的地区可适当密些。 (浏览次数:2842)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