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 字号选择: |
红土高原育好米——记水稻专家蒋志农 |
作者:阳举文 |
出处: | 发布时间:2001-11-13 13:26:57 (原作发表时间:2001年11月8日) |
2001年9月22日,在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召开的科技奖颁奖暨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2000年度全省科技奖中突出贡献将的唯一获得者,将300万元奖金奖给为解决全省大米自求平衡作出杰出贡献的水稻专家、优秀共产党员、省农科院研究员蒋志农,这在全省科技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昔日纵观云南米市,品质欠佳的大米悄然隐退,东北米、常州米纷纷抢占滩头。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主任蒋志农徜徉在昆明农贸市场,居然见不到云南大米,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他暗自思忖;全省每年调进大米3亿多公斤,用于购买省外大米的资金高达20多亿元,而云南自产的大米却积压在仓库。蒋志农控制不住心中的激情,奋然给省政府递交了请战书:《从科技上解决全省的米袋子问题》,并与上级领导立下军令状:从1995年到2000年的6年中,培育出优质米水稻良种,提高全省水稻育种水平。项目合同任务是;育成20个粳稻新品系,其中10个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累计示范推广水稻良种2640万亩。 首先,蒋志农从几十年来的育种工作实践中,掌握了适合云南生长的大批水稻品种的原始材料,为高海拔冷凉地区水稻品种选育开创一条新路。他首先把在日本北海道地区生长得好的具有不同耐寒性的水稻品种拿到丽江、宜良、昆明等高海拔地区种植,从中发现:凡是耐寒性强的水稻品种,即使在海拔高的地区种植,米质变化不大。 说来凑巧。1989年10月,蒋志农出差到上海农科院考察时,在水稻专家范洪良的试验田中,眼前一亮,突然发现经过籼粳稻杂交的“银条粳”,米质特别好,谷粒也长,唯独丰产性能差,一穗只有20多粒种子。然而,蒋志农在上海滩上慧眼识珠,他从那半个穗子上看到了它潜藏的巨大优质性能。于是,他欣喜若狂地从上海带回10多粒“银条粳”种子,作为母本,配以产量高,适应力强的“合系34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5年9代的精心选育,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种新的杂交品系无论海拔高低,植株变化不大,抗寒力和抗病性都很强,经过打成精米后,米粒细长,油润透明如白玉,米饭口感极好。他把这种杂交组合的优质粳稻新品系取名“滇粳优一号”。在海拔1700米至2050米的地区种植,亩产达到600至700公斤。在省内多个地区创造了当地历史高产纪录。 为了加快“滇粳优一号”的繁殖,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利用热带地区水稻一年三熟的优势,在海南省三亚市租赁一片稻田,冬季在那里播种收获,春天再运回云南播种,这就大大加快了良种繁殖速度。金秋十月,全省17位品米专家云集昆明市前卫村,对“滇粳优一号”等八个优质稻品种进行鉴定,他们从精米和米饭外观、内质软硬、口感,粘性等多项指标进行品尝打分。结果,由蒋志农主持培育的“滇粳优一号、三号、二号”分别获一至三名,得分超过泰国香米,远远超过东北米和江苏米。 如今,前景一片光明,已育成的10个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获国际合作奖一项,这些成果累计示范推广面积3640万亩,增产稻谷10.52亿公斤,新增产值13亿元。今年,“滇粳优一号”可生产良种2500万斤,向全省推开这一新品种前景更加灿烂。试看红土高原的金秋,将是遍地铺金的丰收景象,这就是61岁的共产党员蒋志农按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规范自己的夙愿和人生的不懈追求! (浏览次数:2240)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更多相关...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