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两次重大技术创新,即矮秆育种、三系杂交水稻利用,都源自中国。20世纪80年代,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以野败型雄性不育系为主。在相当长时间内,杂交水稻的利用存在细胞质单一,遗传背景狭窄,米质不够理想,抗性下降,具有爆发病害的潜在危险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杂交水稻可持续性发展,引起水稻育种界的极大关注。发掘新的不育种质资源,是克服杂交水稻细胞质单一性,培育新质源不育系的关键所在。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朱英国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长期从事杂交水稻的基础和应用研究。1984年在海南南繁时,在鄂西农家品种马尾粘大群体中发现了一株自然败育株。于1987育成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简称马协A。之后,对马协A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马协A于199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的品种审定;用马协A转育育成新的马协型不育系有8个,其中武金2A、武金3A、武香2A通过省级鉴定;不育系选育相关技术已申报了3个国家发明专利,其中2项专项已获得授权;新选育香型马协型优质不育系4个,米质均达新国际优质米。同时,利用马协型不育系选配同一系列的马协型杂交稻新组合,其中大面积推广的中稻有马协63、马协958、马协725-4,晚稻有马协64、马协晚3等,正在参加省级区试的有武香880、琥香201、武香988等。马协型杂交稻突出的特点是米质优,新组合中武香201、武香880、武香988,米质均达到国标优质米3级以上。马协型杂交稻累计推广面积2000万亩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 由朱英国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始终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他们在进行马协型不育系选育和杂交稻新组合选配的同时,系统地开展了马协A的遗传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丰富了杂交稻的基础理论。这些工作,共整理发表科研论文近30余篇,培养博士生10多人,硕士生20多人。 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株的发现与马协CMS(马协A)选育和利用已持续了20年,鉴定相关科研成果有8项,获得科技奖励包括:马协63新组合选育1998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的发现与马协CMS(马协A)研究和利用2001年获中国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株的发现与马协CMS(马协A)选育和利用200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已完成的这个项目主要创新点表现在:思路创新,提出从农家水稻品种中发现不育种质资源,培育新质源不育系的设想;材料、品种创新,从鄂西农家品种中发现不育株,育成马协系列不育系及马协型杂交稻;研究创新,基础研究与育种实践紧密结合,揭示了马协型不育系败育的遗传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基础;技术创新,建立了具有叶片标记性状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培育出了具有叶片标记性状的不育系。
(浏览次数:2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