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综合资讯 品种选介 名牌稻米 生产与市场 技术推广 病虫草害 机 械 化 专家观点 |
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资讯 >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万年前稻米 比河姆渡早3000年 | ||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万年前稻米 比河姆渡早3000年 | ||
作者:徐晓峰 来源:见觚钿 发布时间:2006-11-6 9:03:42 |
||
浙江在线11月5日讯(记者 徐晓峰)六年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了浦江上山遗址。经发掘证实,一万年前当地人就会种水稻,会用石磨棒和石磨盘磨稻谷脱壳。它将著名的河姆渡等史前文明上溯了3000年。六年后的今天,小小的浦江县城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息,这里聚集了众多国内知名的考古学家、古文明研究学者。借着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的召开,这些国内专家们将进一步探讨确立上山遗址在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研究及世界稻作文明史中的地位。 2000年秋浦江上山遗址发现距今万年的稻米,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曾经震惊世界。几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对这一重大发现进行了追踪研究。据北大文博学院运用碳十四对上山出土的夹陶标本进行测试,其年代距今约10000年,成为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浦江县黄宅镇南村,考古队先后发现了100多个石球和数十对石磨棒、石磨盘组合,这套工具与原始的狩猎、采集和原始农业的经济模式相对应。在出土的夹炭陶片表面,考古人员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也夹杂大量的稻壳。对陶片取样分析显示,许多陶片中含有来自稻叶片运动细胞的扇形硅酸体,对陶片中谷壳形状的观察结果显示,谷粒为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 今天,来自国内的众多学者在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张忠培、北大教授严文明、著名古人类学家吴新智等国内知名专家带领下,进一步对上山遗址进行了学术性研讨。 专家们认为,上山遗址具有明显的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特征。出土的陶器数量少、器型简单,胎质疏松。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但已经出现了通体磨光的磨制石器,表现出新旧石器过渡的特征。中国迄今发现的万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洞穴、山地遗址类型为主,而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开阔,这是人类早期定居生活的一种全新选择。相比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遗址、距今8000年的萧山跨湖桥遗址,它将长江下游稻作文明上溯了3000年,对研究世界稻作农业起源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来源:浙江在线。 (浏览次数:)
|
||
上篇文章:中国植物激素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
下篇文章:中国水稻科技发展战略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我国水稻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攻关获重大突破 —— 亩均比常规种植增产约10% (10-18)
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将于10月29-31日在南京市召开 (09-24) 韩国2015年将对进口大米征513%关税 (09-19) 泰国同意向菲律宾销售大米 (09-03) 农业部上半年查获假种子400多万公斤 (07-17) 中国作物学会(含水稻产业分会)正在开展会员普查和新会员登记工作 (07-10) 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术年会将于10月29-31日在南京市召开 (07-02) “吉林大米馆”开馆至今已销售大米3万多单 (06-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国家标准发布 (06-23) 全国首家全产业链种业交易中心正式筹建 (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