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资讯  > 超级稻“中嘉早17”力助我国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高产稳产  
超级稻“中嘉早17”力助我国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高产稳产 
作者:梁宝忠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7-13

据中国农业信息网7月12日报道,7月8日,记者从农业部在江西南昌召开的超级早稻“中嘉早17”现场观摩会上获悉,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联合选育的超高产抗病专用型早稻新品种“中嘉早17”,今年在江西推广面积达130万亩,鄱阳县珠湖农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经专家组现场抽样测产,实际亩产达到了653公斤。

专家组认为,“中嘉早17”田间表现株型松散适中,茎杆粗壮,穗型和着粒密度较大,苗期耐寒性和灌浆结实期耐阴雨较强,抗逆性较好,生育期适中,其农艺性状、适应性、抗性和丰产性较好,米质胶稠度长、直链淀粉含量高,适合米粉、味精等加工用和储备用粮,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推广前景广阔。

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告诉记者,“中嘉早17”是农业部主导品种,从今年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5省示范推广的情况来看,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平均亩产有望达到5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亩产有望突破600公斤,其高产稳产、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的特性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表示来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程式华表示,今后将加大与各地农业行政、技术推广、种子企业等部门的合作力度,加强试验示范和良种繁育,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充分发挥“中嘉早17”的增产潜力,着力推动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的大面积生产应用,力助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高产稳产。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在部署双季稻研究与推广工作时强调,各地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早稻生产的特殊重要性,切实推进早稻生产发展,大力发展双季超级稻,为全国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支撑;要充分发挥水稻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多途径加大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力度,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到田率,以推动超级稻的推广应用步伐,带动整个水稻生产发展;要强化宣传引导,营造社会各界认同超级稻、支持超级稻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超级稻品种和技术的宣传,及时发布优良品种、实用技术和农情、病虫信息,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编辑:孙敏炯)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浏览次数: )
 
上篇文章:我国水稻泛素连接酶调控干旱胁迫信号转导研究获进展
下篇文章:“十二五”我国全力实施超级稻“31511”工程
打印 | 关闭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电话:+86 571 63370235
杭州市富阳区水稻所路28号(邮政编码:311401)111111111111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