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类型和级别: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时间:1998年;1999年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沈瑛 李成云 赵新华 袁筱萍 朱培良 罗朝喜 王艳丽
成果简介:
(1)于国内首次用MGR586/EcoR I组合,系统地分析了我国17个省(市)稻瘟病菌株的RFLPs,将分属48个不同致病型的475个菌株区分为56个系谱; DNA指纹分析和病菌致病性测定的结果表明,稻瘟菌有远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在气候适宜和人工接种的条件下,某些草瘟菌与稻瘟菌可彼此互交;毒性谱的测定结果为抗病育种提供了一套可作选配亲本时利用的参照菌株;并已获得可将近等基因系C101LAC(Pi-1)和C101A51(Pi-2)中的抗病基因或弯叶画眉草中的无毒基因导入育成品种的分子依据。
(2)首次在国际上于我国粤、云、贵地区的稻田内获得了稻瘟菌的雌性可育菌株,为该菌遗传分析系统的建立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并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稻瘟菌是从草瘟菌进化而来的假说。该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3)首次运用分子技术,结合病菌致病性测定,分析了稻瘟菌菌丝融合菌株的RFLPs,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稻瘟菌(无性/有性)自身普遍存在的菌丝融合现象,是该菌致病性变异的原因之一。属国内领先水平。
(浏览次数:7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