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专家对嵊州市甘霖镇孔村实施的百亩“中浙优1号”高产示范方进行产量验收。专家看到连片种植的112.6亩“中浙优1号”生长平衡,植株整齐,穗大粒多,青秆黄熟,结实饱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专家实割验收,示范方平均亩产818.88公斤,最高田块的亩产达到833.88公斤,刷新了我省杂交水稻高产新纪录。
“中浙优1号”是我所章善庆研究员及课题组成员经过十年的辛勤努力选育而成,不育系中浙A是选用印度优质材料转育而成,恢复系航570是通过航天育种途径选育的具有理想株型的强恢复系。中浙优1号把理想的株型、优良的品质与生态地理远缘产生的杂种优势相结合,加上我所陶龙兴博士采用“化控调节、节水灌溉”等农艺技术,从而达到超高产目的。
“中浙优1号”与普通三系杂交稻相比具有三大特色:①品质优:稻米垩白率低,透明度高,胶稠度长,米饭香味浓郁,软而不粘,冷不回生,适口性佳,多次米饭品尝获总分第一。②产量高: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一般田块产量500-600公斤,高产田块700-800公斤。③株型新:株型挺拔,剑叶挺直,倒三叶功能时间长,穗大粒多,表现出与普通三系杂交稻叶薄、叶宽、叶披所不同的株型模式。
据悉,该组合于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现已大面积推广。
(浏览次数:2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