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所最新动态 > 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2014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杭州召开  
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2014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杭州召开 
作者:科研管理与国际合作处
发布时间:2014-11-13 15:25:30

11月10日,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2014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杭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陈温福,我所所长程式华、副所长胡培松,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学科群各区域/专业性重点实验室主任、科学观测试验站站长及相关专家参加会议。

会上,程式华所长代表依托单位致欢迎辞。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水稻科研和生产也进入转型期:一是水稻科学研究需要转型。我国的水稻单产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功能基因组研究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脱节问题依然存在,基础研究要为应用研究提供支撑。二是水稻生产方式需要转变。主要还是种粮效益太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抛荒、老龄化现象严重,生产方式急需走集约化道路。三是组织形式需要转变。我国水稻产量多次实现突破,都是得益于组织方式的创新。只有实现全国一盘棋,围绕一个共同目标才能取得重大突破。水稻生物学和遗传育种学科群的建设,就是在充分考虑上述三方面转型的基础上,把原来分散型的科研力量和平台进行统一布局,集聚全国水稻科研的优势力量,准确定位,合理布局,为水稻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培松汇报了实验室启动以来的工作进展,传达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实验室条件建设基础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并就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有关注意事项作了阐述。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重点研讨了“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学科群矩阵表”,主要包括学科群综合实验室、各专业(区域)实验室、试验站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

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依托我所牵头组织建设,主要围绕水稻产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在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和各基地建设基础上,充分梳理、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实现共享,从机制上保障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达到从根本上解决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脱节的矛盾,合力解决我国水稻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问题。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在全国各稻区和生态区建设1个综合性实验室、5个区域性实验室、5个专业性实验室(3个由企业承担)、7个野外实验站,实现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群一体化布局,推动建立上下贯通的水稻科技创新体系,满足水稻科技发展和国家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浏览次数:)
 
上篇文章:全国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下篇文章:我所新品种单产新纪录:亩产达955公斤
打印 | 关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