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综合资讯 品种选介 名牌稻米 生产与市场 技术推广 病虫草害 机 械 化 专家观点 |
首页 > 回眸系列 >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2009系列专题——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篇 | ||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2009系列专题——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篇 | ||
作者: 发布时间:2010-2-5 9:18:40 |
||
2009年,我所进一步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要进展有:一是“水稻重要遗传材料的创制和应用”申报2009年浙江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研究通过化学、辐射和自然突变等技术,筛选了多种形态、生理、生化突变材料,克隆了有关控制水稻穗粒数基因、粮饲两用突变体基因、水稻顶节间伸长的突变体基因等,构建的国际上第一套籼型形态标记等基因系涵盖了水稻12条染色体,并被作为遗传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所携带的27个标记基因已全部克隆;创建了经8个世代套袋自交的、基因型高度纯合的“广陆矮4号”,为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奠定材料基础;从野生稻、地方种和现代改良种中挖掘抗病虫种质资源,并对相关基因进行分子定位和QTL分析,通过分子辅助技术将之和其它抗病虫基因进行聚合,育成了高抗白背飞虱、抗褐飞虱、稻瘟病及白叶枯病的系列优质米品种推广应用。二是大力开展基因定位和生物信息研究,克隆一批重要农艺性状基因。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上海植生所等研究单位合作,克隆了水稻密穗基因“DEP1”、卷叶基因“SLL1”、水稻额外颖基因“EG1”等性状和功能控制基因,并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 Genetics》、《Plant Cell》和《The Plant Journal》上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同时开展了普通野生稻抗飞虱基因定位与抗飞虱杂交稻亲本构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聚合等研究。
(浏览次数:)
|
||
上篇文章: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2009系列专题——人才与团队建设篇
下篇文章: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十一五”系列专题<br>——“籼型系列优质香稻品种选育及应用”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十一五”系列专题——创新文化建设展现新风采 (06-13)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十一五”系列专题——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开启新篇章 (06-13)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十一五”系列专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06-13)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十一五”系列专题——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统筹推进 (06-13)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十一五”系列专题——科技信息研究进展喜人 (06-13)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十一五”系列专题 ——“粮谷、果蔬中农药多残留高通量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06-13)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十一五”系列专题——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和示范效果显著 (06-13)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十一五”系列专题 ——重要农艺性状和功能控制基因克隆和遗传分析研究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06-13)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十一五”系列专题——一批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在南方稻区表现突出 (06-13) 中国水稻研究所回眸“十一五”系列专题——超级稻研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