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综合试验站积极开展优质粳稻生产技术培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江苏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民农业科技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南京综合试验站针对全省各县区主导产业和农民实际需求,从2月中旬开始举办了7次培训活动,对盱眙、海安、姜堰、兴化、张家港、镇江、吴江、无锡8个市、县(区)1000多名县、乡农技人员、村级农民技术员和种粮大户进行了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各地水稻生产的特点、发展方向和生产需求。在盱眙,该站根据龙虾产业对水稻品种的需求,着重介绍虾稻共生条件下优质品种的选择及其绿色、安全生产技术;在吴江、张家港、无锡等水稻面积日益减少地区,主要介绍如何选种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和南粳5055,详尽介绍优质稻米绿色、安全生产技术及品种品牌创建等内容;在大面积种植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5055和南粳9108的镇江、海安、姜堰和兴化等市、县,主要介绍南粳5055和南粳9108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高效、保优栽培技术。
学员们一致认为,培训紧紧围绕种植业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而设计,内容切合实际,针对性强,通俗易懂,对有效提升种植大户的栽培水平,促进优质稻米品牌打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外,作为连续5年水稻体系年终考核第一名的综合试验站,该站十分重视示范县工作落实。3月中下旬,王才林站长先后赴姜堰、海安、无锡、张家港和高邮5个示范县,要求各地开展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苏垦118等主栽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万亩高产试验与示范、优良品种筛选、配套栽培技术完善与试验示范;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农民种植户,接受咨询,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