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研新闻 > 正文 字号选择:
云南农科院长雄野生稻等研究获重大进展
作者:
出处:见正文 发布时间:2003-9-3 9:27:31 (原作发表时间:2003年8月29日)

    

    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副所长、研究员陶大云率领课题组成员完成的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栽培稻种间杂种优势及其育性遗传研究”日前通过鉴定。以教授魏蓉诚、师常俊为主任委员的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在栽培稻种间可交配性、栽培稻种间营养优势、非洲栽培稻品种间杂种营养优势、栽培稻种间育性基因微卫星标记定位等方面在理论上均为新的创建,研究成果在规模上、系统性和研究深度上已整体处于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稻属有23种,仅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和非洲栽培稻(Oryzaglaberrima)是栽培种,二者有独立而平行的起源演化途径。非洲栽培稻作为栽培种是人类长期驯化、培育的产物,有基因聚和和累加的表现;而且长期与亚洲栽培稻间少有基因交流,应是近源野生种研究利用的首选物种。

    但两栽培种之间存在严重的生殖障碍,尽管它具有许多亚洲栽培稻所不具备的优良性状———如抗病、耐瘠、耐旱、生长旺盛等,非洲栽培稻一直在国内外稻作育种中未能充分利用。项目组现已培育出两个配子消除位点近等基因系和两个花粉灭杀位点近等基因系,以携带有来自非洲栽培稻配子消除基因的材料为亲本与非洲栽培稻杂交、回交后代,育性大大提高,为栽培稻种间杂交育种奠定了基础,育成的云稻1号已参加云南省中部区试,并开始在云南示范。与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相比,栽培稻种间杂交育种除变异更大外,还有杂交后两次回交不用去雄、更容易选到高产类型、丰富亚洲栽培稻的遗传基础等优点。

    在长雄野生稻方面的研究中胡凤益、陶大云等人在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也取得了创新性的重大进展,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篇,其主要的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长雄野生稻广泛分布于热带非洲,它与亚洲栽培稻间首先由于胚败育的生殖隔离作用很难获得种间杂交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通过胚挽救的办法,以泰国优质籼稻RD23为母本与长雄野生稻杂交获得了F1代花粉育性为32.5%、地下茎发达、柱头外露的杂种,为长雄野生稻有利于基因的发掘利用奠定了基础。回交转移地下茎的工作已顺利进行到回交二代,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该院构建了国际上第一张基于微卫星(SSR)标记的长雄野生稻分子连锁图,包含了181个SSR标记和227个来自种间杂种O.sativa/O.longistaminataF2单株,连锁图总长1758.6cm,覆盖了水稻12条染色体。这张分子连锁图的构建对于发掘和利用长雄野生稻的新基因和有利性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同时,该群体能够通过无性繁殖而保存和分发材料给不同研究人员进行相关研究;初步明确了地下茎的表达受到两对显性互补基因(Rhz2(t)、Rhz3(t))的控制,这也是第一例从分子水平把地下茎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克隆这两个地下茎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通过遗传图谱的比较分析,Rhz3(t)同控制野生高粱(Sorghumpropinquum)地下茎表达位于D组csu4和pSB188之间的主效QTL相对应,而Rhz2(t)与C组上的三个紧密连锁QTLs相对应,表明Rhz2(t)、Rhz3(t)可能是禾本科地下茎的重要调节基因,也表明在禾本科可能由于单基因的突变而实现一年生与多年生间的转换甚至是栽培种与野生种间的转换。(来源:《科技日报》2003年8月29日 第10版)

    

(浏览次数:942)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水稻可持续生产——政策、技术与推广”国际会议论文选编成集(附目录)  (2004-10-26 11:34:01)
再生稻超高产库的结构特征  (2004-10-24 19:59:40)
中国超级再生稻创亩产最高纪录  (2004-8-20 10:12:17)
福建再生稻节本高效  (2004-8-2 15:21:30)
水稻涝害的防御及补救措施  (2004-5-28 10:39:37)
水稻生产自救途径与措施  (2003-8-14 10:38:53)
航天育成超级稻“Ⅱ优航1号”百亩亩产超800公斤  (2003-8-14 10:10:41)
《中国稻米》2002年第6期  (2003-7-4 14:38:17)
《中国稻米》2002年第4期  (2003-7-4 14:29:10)
《中国稻米》2002年第1期  (2003-7-4 14:26:01)
更多相关...
友情链接:
| | | | | | 更多...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