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是水稻育种家收获的季节。10位水稻育种家喜获奖励,其中8位水稻育种家荣获第三届“大北农科技奖励”,2位水稻育种家接受当地省政府的科技贡献奖。
12月6日,张慧廉、杨振玉、陈立云、李传国、林纲、唐传道、彭兴富和武小金等8位水稻育种家获得第三届”大北农科技奖励”,获奖项目和奖项详见附表。
获奖专家 |
职称 |
单位 |
获奖项目 |
获奖等级 |
张慧廉 |
研究员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印水型优质高异交率水稻不育系“中9A”的选育 |
“大北农科技奖励”科技成果奖 |
杨振玉 |
研究员 |
辽宁农科院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 |
中籼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及其系列组合的选育 |
“大北农科技奖励”科技成果奖 |
陈立云 |
研究员 |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
水稻双重机制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选育 |
“大北农科技奖励”科技成果奖 |
李传国 |
研究员 |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
红莲型优质三系杂交稻组合“粤优938”的培育与应用 |
“大北农科技奖励”科技促进奖 |
林纲 |
副研究员 |
四川省宜宾农科所 |
特种优质香型不育系“宜香IA”的研究及应用 |
“大北农科技奖励”科技促进奖 |
唐传道 |
研究员 |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丰源A”的选育与应用 |
“大北农科技奖励”科技促进奖 |
彭兴富 |
研究员 |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
新质源高效水稻不育系“川7A”的选育与利用 |
“大北农科技奖励”科技促进奖 |
武小金 |
研究员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准两优527” |
“大北农科技奖励”科技促进奖 |
12月23日,水稻育种家、福建农科院谢华安院长被授予2003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50万元奖金;同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郑家奎研究员也从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手中接过了四川省第三届"科技进步杰出贡献奖"的奖状和50万元奖金。
相关链接:
大北农科技奖励是由大北农集团于1999年设立的,奖励资金总额1000万元人民币,大北农集团每届拿出100万元用于无偿奖励应用型农业科研领域做出贡献的科研人才;同时,对重大创新、产业化前景较好的科研项目及成果进行科研资助或产业化资助。2003年12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大北农科技奖励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农业专家得到奖励。
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是2003年首次设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的最高科技奖项。这个奖项经科技部门组织专家审评、评审委员会表决,由福建省政府批准产生。今后将每2年评选一次,每次获奖人数不超过2人。2003年度共有2人获此殊荣。
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是四川省的最高科技奖项,设立于1999年,已成功颁发3次。2003年度共有3人入选。
(浏览次数: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