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水是稻的命,水是稻之本。那么,怎样科学用水,促进水稻更好地生长发育,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呢?
一、以水扶苗。稻苗以花达水插秧,以水稻缓苗期,灌苗高2/3水层,以水扶苗3-4天,利于缓苗,促使稻苗返青,快速转入分蘖期。
二、以水促(控)蘖。水稻返青后,在有效分蘖期内灌寸水,提高地温,增加强势分蘖,为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在水稻分蘖末期,达到水稻计划株数的80%时,排水晒田5-7天,或深灌3寸左右水,可控制无效分蘖,以提高水稻的成穗率。
三、以水保温。7月中旬-8月下旬是水稻孕穗,扬花期,是温度最敏感期。此时,如遇低于18℃低温,深灌3-4寸水,可起到以水护胎和防御低温冷害的作用。
四、以水促穗。在水稻抽穗前3-5天,排水轻晒1-2天,则促进水稻快出穗,出齐穗,保证水稻抽穗在安全期。
五、以水调气。在水稻分蘖未期及抽穗前3-5天排水晒田。尤其是7月中旬低洼地水稻郑叶沤根是种生理障碍,叶片急卷成筒状,严重时逐渐变黄、枯死。此时排水晒田5-7天,起到增加土壤氧气,排出有毒气体,以水调气,恢复根系能力作用。
六、以水养根。水稻孕穗期后开始抽穗,根系急剧衰退,老化,在水稻生育后期如何养根、保叶是增产的关键。在水稻灌浆期进行间断灌水,即灌一寸水保持3-4天,其自然落干,过3-4天再灌寸水,起到养根保叶作用,是水稻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