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种选介 > 审定品种  > 2009年安徽省审定品种——中2优1286  
2009年安徽省审定品种——中2优1286 
作者:
来源:中国水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1-27

品种(生态)类型:晚籼三系杂交稻品种

审定编号:皖稻2009002

育种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2A×中恢1286(明恢63与IR841杂交后系统选育获得)

主要特征特性:芽鞘紫色,叶鞘(基部)紫色,叶片浓绿色;茎秆节颜色黄绿色,茎秆节间红色;剑叶叶片直立较宽,主茎叶数17叶左右;花药黄色,柱头黑色;长穗、穗型较大、穗下垂;颖壳茸毛少,颖壳黄色、颖尖紫色,无芒,护颖白色,谷粒长型、较小。

2005年、2006年两年区试结果表明,株高101厘米左右,亩有效穗19万左右,穗总粒数153粒左右,结实率79%左右,千粒重26克左右;全生育期117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协优92)迟熟1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05年抗叶枯病(抗性3级)、感稻瘟病(抗性6级);2006年感白叶枯病(抗性7级),抗稻瘟病(抗性3级)。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05年米质达部标4级,2006年米质达部标3级。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5年区试亩产48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3.4%(显著);2006年区试亩产56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2.4%(极显著)。 2007年生产试验亩产506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1.2%。

适宜推广区域:安徽省沿江区和皖南山区作晚稻种植。

注意事项:在不同使用条件下,中2优1286抗性、品质和产量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中2优1286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中2优1286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热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

(浏览次数: )
 
上篇文章:2009年江西省审定品种——中组7号
下篇文章:2009年国家审定品种——中优161
打印 | 关闭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电话:+86 571 63370235
杭州市富阳区水稻所路28号(邮政编码:311401)111111111111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