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综合资讯 品种选介 名牌稻米 生产与市场 技术推广 病虫草害 机 械 化 专家观点 |
首页 > 品种选介 > 审定品种 > 2015年贵州省审(认)定品种——六优385 | ||
2015年贵州省审(认)定品种——六优385 | ||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9 13:54:50 |
||
审定编号:黔审稻2015003号 品种名称:六优385(区试名称:1761A/R1385) 品种来源: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1761A与恢复系黔恢1385配组而成。 特征特性:迟熟三系杂交籼稻,全生育期157天,比中优169晚熟3 天。株叶型较好,剑叶直立。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结实率较高,后期转色较好。茎秆较粗壮;叶色浓绿,剑叶直;叶鞘、叶缘紫色。平均株高115.8厘米,亩有效穗13.9万,穗长26.3厘米,每穗201.2粒,结实率78.7%,千粒重30.7克,粒型较长,颖尖紫色、有部分顶芒。2014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出糙率80.7%,精米率70.7%,整精米率54.5%,垩白粒率62%,垩白度6.8%,粒长7.0毫米,长宽比2.9,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3%,碱消值级3.3,透明度2级;食味鉴评81.6分,对照中优169(79.4分)。2012年和2013年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均为感。 2012年和2013年耐冷性自然鉴定综合评价均为“较强”。 产量表现:2012年贵州省区试迟熟组平均亩产630.7公斤,比对照(组内平均值)增产3.04%,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贵州省区试续试平均亩产656.4公斤,比对照中优169增产7.13%,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645.03公斤,比对照增产5.09%。19个试点17增2减,增产点次达89%。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8.61公斤,比对照增产8.55%,5个试点4增1减,增产点次为80%。 栽培技术要点:1、清明节前后播种,播种前晒种、强氯精浸种、稀播匀播,科学肥水管理,培育多蘖壮秧。2、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或两段育秧,秧龄不超过40天。3、合理密植。宽窄行栽插方式,每亩1.2~1.4万穴,随海拔升高或肥力降低增加种植密度。4、科学肥水管理:重底早追,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结合科学管水,够苗晒田,干湿壮籽,做到苗足、苗健、穗大、粒重。亩施基肥农家肥1000公斤、尿素7公斤、普钙25公斤、氯化钾7公斤,移栽5天后亩施分蘖肥尿素3公斤,主穗圆杆后10天亩施穗肥尿素2公斤。5、苗期、破口期、齐穗期注意稻瘟病防治,分蘖期、孕穗期注意稻飞虱、螟虫防治。注意稻瘟病和其它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贵州省迟熟杂交籼稻地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浏览次数:)
|
||
上篇文章:2015年贵州省审(认)定品种——黔优790
下篇文章: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2015年贵州省审(认)定品种——黔优785 (10-09)
2015年贵州省审(认)定品种——黔优790 (10-09) 2015年贵州省审(认)定品种——隆两优1025 (10-09) 2015年重庆市审定品种——冈优952 (10-09) 2015年重庆市审定品种——瑞优189 (10-09) 2015年重庆市审定品种——Y两优35 (10-09) 2015年重庆市审定品种——深两优0858 (10-09) 2015年重庆市审定品种——润优318 (10-09) 2015年重庆市审定品种——蓉18优188 (10-09) 2015年重庆市审定品种——内6优5240 (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