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文献 > 博士论文 > 正文 | 字号选择: |
水稻白背飞虱抗源的发掘、遗传研究和背后抗性基因分子定位 |
作者:李西明 |
出处:中国水稻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05-3-22 14:38:27 (原作发表时间: ) |
发掘水稻有利新基因,丰富水稻的遗传多样性,探索有利新基因的遗传规律、 对新基因进行分子定位,为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是国内外水稻遗传育种界所关注 的主要研究课题,而水稻抗性新基因的发掘定位更是为遗传育种研究者所重视。 发掘能为育种和生产所利用的抗白背飞虱新基因,明确新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 分子定位白背飞虱抗虫基因,不仅能够丰富水稻的遗传背景,避免目前存在的抗 源遗传背景狭窄而存在的遗传隐患,也可为水稻育种过程中存在的抗性基因鉴别 困难等提供选择手段,并为抗白背飞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抗白背飞虱基因的克 隆、功能基因的比较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多份地方稻种资源和改良材料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筛选,应用经 典遗传研究、等位性分析和分子定位,发掘了高抗~抗白背飞虱的种质76份,明确了鬼衣谷、便谷等16份种质的抗性遗传规律,从中发掘鉴定 出有希望应用于育种的抗白背飞虱新基因Wbph6(t)。应用SSLP方法成功地将云南地方品种鬼衣谷带有的抗白背飞虱新基因Wbph6(t)定位到水稻 第11染色体的短臂上,距离RM167为21.2 cM。 1、白背飞虱新抗源的筛选 通过应用“标准苗盘法”对经过初筛的对白背飞虱表现一定抗性的312份地方品种和81份改良品种进行了抗白背飞虱再次鉴定。发现鬼 衣谷、Rathu Heenati(RHT)、农香16等16份资源高抗白背飞虱;便谷等60份材料抗-中抗白背飞虱。 2、白背飞虱新抗源的遗传分析 对新抗源中具有代表性的农香16等9个品种(系)和农艺性状较好的鬼衣谷 等7个地方品种进行经典的遗传分析,鬼衣谷、便谷、大齐谷、大花谷、HA79317-7、 滇瑞336-3、石崖籼、5006、浙农大6022、9234、中鉴96-3等11个品种(系)对白背飞虱抗性为显性遗传,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农香16、 R40、蜀恢881、白秆糯、Nabeshi等五个品种抗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抗性为隐性遗传。 3、白背飞虱新抗源抗性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通过对各携带一对显性抗白背飞虱基因的云南地方品种鬼衣谷、便谷、大齐 谷、大花谷和改良品种滇瑞336-3、HA79317-7与己知抗白背飞虱基因的等位性测 定表明:HA79317-7携带的抗性基因与Wbph1等位,滇瑞336-3携带的抗性基因 与Wbph2等位;鬼衣谷、便谷、大花谷、大齐谷等4个云南地方品种携有相同的 单显性抗性基因,但这个基因与国际上已定名的抗性基因Wbph1、Wbph2、Wbph3 和Wbph5均不等位,为新的抗性基因,暂将其定名为Wbph6(t)。 4、抗白背飞虱新基因Wbph6(t)的初步定位 利用标准感虫品种TN1与携带抗白背飞虱新基因Wbph6(t)的云南地方品种鬼衣谷杂交获得的F3群体为材料,应用包括限制性 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SLP)两种类型的分子标记方法,将抗白背飞虱新基因Wbph6(t)定位到水稻第11染色体短臂RM167 标记的上方,距离RMl67为21.2 cM,抗虫基 因Wbph6(t)与RMl67的交换率为20%±O.8%。 5、抗白背飞虱基因连锁标记的进一步筛选 通过对TN1/鬼衣谷重组自交系F6群体RFLP和SSLP分析证明,鬼衣谷可能 携带1个以上抗性基因,即鬼衣谷的抗白背飞虱基因是由几个主效的数量性状基 因控制的。除了发现在水稻第11染色体上的标记RM3717和RM4484与Wbph6(t) 表现更为紧密的连锁关系外,通过分析TN1、抗虫基因池和感虫基因池,还发现 位于第1染色体长臂上的RFLP标记RG101和SSR标记RM246与另一个抗白背 飞虱基因存在连锁关系。
附:目录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第1章 白背飞虱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水稻白背飞虱新基因的发掘、遗传和定位 第2章 白背飞虱新抗源材料的筛选
第3章 白背飞虱新抗源材料的遗传分析
第4章 六个白背飞虱新抗源材料的等位性分析
第5章 抗白背飞虱新基因Wbph6(t)的分子定位
第6章 抗白背飞虱基因连锁标记的进一步筛选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与讨论 (浏览次数:5204)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