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 字号选择: |
虫口夺粮:对策与措施 |
作者:夏敬源 |
出处:见正文 | 发布时间:2004-12-15 13:02:49 (原作发表时间:2004年12月8日) |
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种类多、发生重,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特别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近年呈现发生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成灾频率增加的趋势。作为农业防灾减灾的关键措施,植保工作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下,不仅要控制病虫危害,保障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因此,植保工作任重道远、任务艰巨。 重大病虫发生与危害现状 水稻病虫:20世纪80年代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白叶枯病为主:90年代以后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等为主,近年年均发生16.3亿亩次,防治后损失稻谷70亿公斤。 小麦病虫:20世纪80年代以上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麦蚜、麦蜘蛛为主:90年代后条锈病流行频率增加,白粉病、纹枯病危害上升,近5年年均发生面积13.2亿亩次,防治后年损失49.3亿公斤。 玉米病虫:以玉米螟、粘虫、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和草害为主,纹枯病发生危害日趋加重,近5年年均发生面积8.2亿亩次,防治后年损失38.7亿公斤。 大豆病虫:以蚜虫、食心虫、草地螟、土蝗等发生较重,20世纪90年代后草地螟大暴发。近5年年均发生面积2.4亿亩次,防治后年损失6.85亿公斤。 检疫性有害生物:危险性病虫从境外传入加快,新发现种类增加迅速,20世纪70年代1种、80年代2种、90年代10种、2000年至今16种。危险性种类有稻水象甲、稻细菌性条斑病、小麦1号病、小麦普通腥黑穗病、玉米霜霉病、马铃薯癌肿病、大豆疫病、假高梁等,年经济损失570亿元。 重大病虫防控措施与发展趋势 监测预报:通过1998年~2004年实施植保工程,我国建成国家级农作物重大病虫区域性监测站500多个,目前共有监测预报机构2000余个,监测预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6000多人。目前,迁飞性害虫(东亚飞蝗等)超长期,中长期、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0%、90%、95%,流行性病害(小麦条锈病等)中长期和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5%、90%,常发性害虫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重大病虫监测与预报工作发展趋势:向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自动化发展。 综合治理:建立重大病虫应急防治体系和抗性监测网络,采取推广关键防治技术和应急防治相结合的处置机制。防治工作发展趋势是:以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和精准、高效、超低量的药械进行化学防治:以天敌、转基因生物农药进行生物防治;以生境改造、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生态防治;以杀虫灯、性诱剂等进行诱杀防治;以转基因等手段培育抗性品种应用。 疫情监控;建立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疫情监测体系和风险分析体系,采取预防、封销与应急扑灭相结合的控制措施。发展趋势是:技术研究推广与政策保障相配套;协调运用生物、物理、农业、化学、诱杀等综合技术;应用辐射不育、生长调节、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 控害减灾总体目标与对策措施 总体目标:通过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达到丰产、节本、增效。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2%~3%,单产提高3%~5%,年增收粮食100~150亿公斤,年挽回粮食损失200~250亿公斤;防治成本下降30%~50%;种粮效益提高8%左右。 基本思路:以作物为主线,以优势产区为单元,以关键技术(产品)为核心,集成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创新技术推广模式,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为确保“粮食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体系:水稻在科闲期进行冬耕春灌,前期用吡虫啉等进行种子处理,中后期实行化防并注重抗药性治理,采取杀虫灯等诱杀和生物农药等防治,全生育期用抗病虫品种和生物多样性(杂糯稻间作和稻鸭共养等)控制;小麦播期采用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等控制锈病等菌源和地下害虫,中后期采用农药应急防治和生物农药控制害虫等,全生育期使用抗病品种和生态控害措施;玉米在冬春季节用白僵菌封垛杀灭虫源,生长季节释放赤眼蜂、施用Bt制剂控制玉米螟;大豆在前期是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土壤处理,中后期协调应用化防和生防,全生育期使用抗病品种和采取土壤封闭、茎叶处理等方式化学除草;植检工作主要是完善技术规范,加强调查监测,铲除零星疫情,扑灭重发疫情。 推广模式:组织关键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建立试验点、示范样板,开展宣传、培训;创办农民田间学校,培养“以人为本、以能为先”理念;开展农资连锁经营服务,树立品牌、倡导诚信、强化服务。 保障措施:实行植保、植检技术推广补贴;设立重大植保、植检专项;健全应急预警与扑灭机制;完善植保、植检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文章来源:《濠泷桴报》 (浏览次数:2376)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