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综合资讯 品种选介 名牌稻米 生产与市场 技术推广 病虫草害 机 械 化 专家观点 |
首页 > 传媒扫描 > 湖北大学:程式华:我国水稻产业发展新态势与技术策略 | ||
湖北大学:程式华:我国水稻产业发展新态势与技术策略 | ||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5 |
||
1月11日下午,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水稻改良中心主任程式华研究员应邀做客我校第189期思睿讲坛,面向生命科学学院多倍体水稻研究团队、早稻研究团队和学生代表作了题为“我国水稻产业发展新态势与技术策略”的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尚钢、副校长钱建国先后会见程式华研究员,就研究论证、产业评估和双方合作等进行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 程式华研究员的报告主要从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基本状况、新态势、技术策略三方面展开。他强调,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有着单产高、分布广泛、类型丰富和用途多样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国际贸易量小、产业程度化低的不足,在发展新态势上存在四个方面的约束:受资源约束(可持续增产难度加大)、受价格约束(农民增收难度变大)、受科技约束(技术突破和推广到位难)和受市场约束(提高米业竞争力难度很大)。因此,他指出,在面向产业新态势的技术策略上,需要优先考虑稻农的科技需求,在稳定面积技术上,着力推进“单改双”和“旱改水”;在品种核心技术上,要加强多种类型新品种的选育;在提质增效技术上,着重于品种优质化和栽培轻简化;在绿色生产技术上,实施“两减”技术,即精确施肥科学防控病虫害。最后,他指出,新时代杂交水稻育种肩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引领世界水稻育种创新的重任,科学家责无旁贷。 在互动交流环节,程式华研究员就师生们提出的选育优质、抗病抗逆等问题进行了回答。他特别指出,湖北大学多倍体水稻团队在蔡得田教授的带领下,数十年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致力于多倍体水稻的原始创新,从最开始的饱受质疑,到如今用实际的成果向外界证明,多倍体水稻的结实率和稳定性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多倍体水稻的研究与应用一直在不断提升和进步,距离生产应用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他还多次肯定湖北大学与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公司在产学研方面的紧密结合和现实成果,同时对湖北大学居超明教授领衔的早稻研究团队所取得的瞩目成果表示赞许,期待团队有更多惊喜和成果。 程式华研究员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水稻改良中心主任,《中国水稻科学》、《Rice Science》主编,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专项首席专家与专家组组长。长期从事水稻遗传育种工作,先后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被授予农业部和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中华农业英才奖等。 来源: (浏览次数:
)
|
||
上篇文章:没有了
下篇文章:中国新闻网:新技术有望让水稻实现高锰低镉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中国新闻网:新技术有望让水稻实现高锰低镉
农民日报:一块水稻田里的“两减两增” 浙江种业:中国水稻研究所育种家一行来遂调研杂交制种 中国科学报:程式华:创新工程助水稻所腾飞 The Nation:Sino-Pak rice research centre opened at ICCBS THE NEWS INTERNATIONAL:Pakistan's first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re opens at ICCBS 中国科学报:无土亦闻稻花香 科技日报:杂草“吃掉”10亿人口粮 — 专家呼吁警惕稻田杂草高抗药性风险 农民日报:秸秆“变”基质环保又增效 江西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胡培松研究员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