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综合资讯 品种选介 名牌稻米 生产与市场 技术推广 病虫草害 机 械 化 专家观点 |
首页 > 传媒扫描 > 浙江日报:专家“坐诊”田头 精量播种育苗 | ||
浙江日报:专家“坐诊”田头 精量播种育苗 | ||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26 |
||
时值盛夏,7月21日上午10时多,站在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麦浪农场一条机耕路上,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有些心焦。他抹了抹脸上的汗,大声提醒正在一旁水田里进行机插操作的技术人员:“注意看线,方向走直!秧盘码严实,尽量插稳一点……” 这是朱德峰近半个月来第二次到麦浪农场。在这片总耕种面积达2000多亩的“网红”农场里,杂交稻种“甬优538”正在推广。“这个稻品质好,可就是机械化比较难,用种量和漏秧率这些指标一直下不来。一亩多一两百元成本,整个农场一年就要增加几十万元开销,不搞机械化又不行,人工费用上涨太快了。”麦浪农场场长竺海龙介绍。 针对各地种粮大户们遇到的这类现实难题,朱德峰领衔的团队联合宁波市农科院等研发出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量播种机插技术,通过装备的创新改良,可成功实现杂交水稻的精量播种育苗、少苗均匀机插,节省种子15%左右。新技术反馈如何?作业过程规范吗?还有哪些技术环节可以改进?……带着疑问,朱德峰和宁波市农科院的专家们一起走上田头。 “朱老师,机器刚才卡住了好几次。”“正常现象,把插秧机顶针调节一下就可以。”“秧苗插得不够整齐,这是怎么回事?”“秧盘要一层层码放紧实,这样机器才能第一时间取到秧苗,不光插得均匀,也不容易漏秧。”……一问一答间,在没有遮挡的机耕路上来回走着的朱德峰早已大汗淋漓。 “朱博士来得及时,一天试下来,怎么操作我们基本都掌握了。之前一直对新技术有点担心,今天一看不光种得均匀,秧苗浪费也少,相信收成不会差。”竺海龙兴奋地说。 一边是中国水稻所“大咖”的现场答疑,另一边,宁波市农科院的几位专家也没闲着,秧苗检查分发、试验田标识制作…… “结合精量播种机插新技术的推广,我们正在进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技术试验示范。秧苗是插下去了,以后怎么施肥、怎么用药,还有许多讲究,今天把该提醒的都提醒到位了,下一步农场就可以直接操作,避免走弯路。”宁波市农科院副院长陈若霞介绍。 来源:) (浏览次数:
)
|
||
上篇文章: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克剑研究员到粮作所进行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工作交流
下篇文章:瓯网:泰顺凤垟打造 百亩五彩水稻梯田景点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杭州网:喜报!浙江两位科学家当选中科院院士 他们是谁?
杭州网: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浙江五位科学家当选 小时新闻:喜报!浙江大学叶志镇教授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入选中科院院士 科学网:绿色技术为优质稻续航 农民日报:绿色提质增效,机械化高效栽培—— 一个水稻大县的新起点 徐州日报:味稻小镇的邱集味稻——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睢宁邱集镇现代农业发展解码 全国农技推广网:2019浙江·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嵊州庆祝活动在浙江嵊州举办 萍乡日报:全省优质稻展示暨农作物种业管理培训班在萍举办 山水画卷石韵朱溪:梯田好风光 十里稻谷香 ——2019中国·仙居杨丰山梯田农民丰收节开幕啦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克剑研究员来我校学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