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综合资讯 品种选介 名牌稻米 生产与市场 技术推广 病虫草害 机 械 化 专家观点 |
首页 > 传媒扫描 > 中国新闻网:浙江农科种业以105万元转入“中组53”早稻新品种 | ||
中国新闻网:浙江农科种业以105万元转入“中组53”早稻新品种 | ||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22 |
||
浙江种业界早稻新品种卖出高价。8日,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签署成果转让协议,以105万元人民币的创新高价成功转入“中组53”早稻新品种。 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签署成果转让协议 “中组53”早稻新品种是由中国早稻界专家、浙江省粮油产业团队首席专家、中国水稻所育种专家杨长登培育而成。此前,杨长登培育的早稻品种“中早22”“中早35”“中早39”被认定为超级稻品种,其中“中早39”被确定为浙江早籼稻区试对照品种,2015年认定为中国第二大常规早籼稻品种,多年来推广面积达7000多万亩。 “中组53”早稻新品种是继“中组39”后又一创新品种,系中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株高适中,长势繁茂,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高价转入“中组53”早稻新品种,加强外部科研合作,推动大田作物方面的种业发展。签约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表示,此前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的水稻品种春优927受市场好评,希望该企业在此基础上将“中组53”品种做大做强,服务“三农”。 种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种业领域的科企合作方兴未艾。2011年国发8号文件指出,要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党的十八大强调,通过科企合作,推进资源、人才、技术向企业有序流动,与企业具有的优势要素相结合,加快现代种业建设步伐。 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霖表示,科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探索科企合作新模式,促进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为赋能种业品牌推广,尝试农业+互联网形式,在品种培育上采用“合伙人制度”,加深和育种专家的市场化运营合作。 来源: (浏览次数:
)
|
||
上篇文章:科学网:中国农科院发布2017—2020十大科研进展
下篇文章:农业科技报:是什么技术让水稻种植更轻简高效?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浙江日报:袁家军在杭州调研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时强调 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浙江新闻:袁家军: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科技日报:多因素可确保 我国粮价以稳为主 《焦点访谈》:田间地头这些新玩意,带来的变化可真大 植物科学最前沿:中国水稻研究所张健研究组揭示ABA与JA协同调控水稻种子萌发的新机制 中国新闻网: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在双鸭山市宝清县开建 科学网:中国农科院发布2017—2020十大科研进展 农业科技报:是什么技术让水稻种植更轻简高效? 落实“藏粮于技”战略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今日开工! “‘两战’排头兵,一天一先进”系列报道㊲ ——中国水稻研究所党办人事处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