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综合资讯 品种选介 名牌稻米 生产与市场 技术推广 病虫草害 机 械 化 专家观点 |
首页 > 传媒扫描 > 科技日报:多因素可确保 我国粮价以稳为主 | ||
科技日报:多因素可确保 我国粮价以稳为主 | ||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6 |
||
作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小麦、大米等粮食的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上半年,疫情在国内外的反复导致小麦价格在国际上出现阶段性上涨。疫情引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后期粮价走势有何影响?记者近日采访了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相关专家。 “目前夏粮丰收在望,新粮逐渐上市,小麦市场价格已经基本平稳,预计后期将围绕最低收购价小幅波动,优质优价特征将会较去年明显。”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博士刘锐说。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方福平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稻谷持续丰产,供需总体宽松,大米价格基本稳定。“随着国内政策性稻谷拍卖持续推进和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大米市场供给宽松,价格将下行回归至常年水平。受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沙漠飞蝗和全球范围疫情暴发影响,3—4月,国际大米价格快速上涨,5月,随着越南等国宣布恢复大米出口,国际大米价格回落。预计后期国内大米价格总体平稳,价格在最低收购价附近波动。” 为何后市价格以稳为主? 刘锐分析,综合来看,随着今年小麦丰收可期,小麦产量和品质均表现较好,加之前期居民囤货透支后期消费,因此小麦市场价格将承压下行。 方福平指出,从生产看,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水稻面积有所调减,但单产稳步提高。2020年,我国早稻种植面积7145万亩,扭转了连续7年的下滑势头,预计中晚稻面积也将稳中有增,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消费看,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消费者对肉蛋奶菜等副食品消费明显增加,对大米的直接摄入量有所减少,但是稻米作为中国人的重要口粮品种,年度间消费变化很小。从库存看,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处于历史高位,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从政策看,国家从2004年开始对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稳定了种粮积极性。 来源: (浏览次数:
)
|
||
上篇文章:浙江新闻:袁家军: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下篇文章:《焦点访谈》:田间地头这些新玩意,带来的变化可真大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浙江日报:袁家军在杭州调研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时强调 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浙江新闻:袁家军: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焦点访谈》:田间地头这些新玩意,带来的变化可真大 植物科学最前沿:中国水稻研究所张健研究组揭示ABA与JA协同调控水稻种子萌发的新机制 中国新闻网: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在双鸭山市宝清县开建 科学网:中国农科院发布2017—2020十大科研进展 中国新闻网:浙江农科种业以105万元转入“中组53”早稻新品种 农业科技报:是什么技术让水稻种植更轻简高效? 落实“藏粮于技”战略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今日开工! “‘两战’排头兵,一天一先进”系列报道㊲ ——中国水稻研究所党办人事处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