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研新闻 > 正文 字号选择:
氮素形态对作物生理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作者:曹翠玲 等
出处:见正文 发布时间:2004-12-17 15:07:45 (原作发表时间: )

    氮素既是植物最重要的结构物质,又是生理代谢中最活跃、无处不在的重要物质一 酶的主要成分,所以氮素对植物生理代谢和生长有重要作用。土壤中植物所利用的主要氮素形式是铵态氮和硝态氮 。氮素形态不同,对植物生理代谢过程影响不同,从而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同的效应。本文综合评述了硝态氮和铵态 氮转运蛋白的研究概况,氮素形态对氮素同化酶活性的影响,对光合作用光反应、光合碳素固定酶活性的影响,分 析了氮素形态对植物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影响,氮素形态对植物呼吸代谢的影响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氮肥 的合理使用和高效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1 作物对氮素吸收的分子机制

    铵和硝态氮,是大多数植物生长需要的氮源。植物根细胞吸收硝态氮是高等植物同 化氮素的第一步。用13NO3-测定硝态氮的内流和净吸收表明,硝态氮 (NO3-)有3个运输系统,铵态氮(NH4+)有2个运输系统。   

1.1 硝态氮吸收系统及其基因

    硝态氮的吸收系统,可分为2大类:低亲和运输系统(low-affinity transport systems,LATS)和高亲和运输系统(high-affinity transport systems, HATS)。高亲和运输系统可进一步分为: 构成型(constitutive high-affinity transport systerns, CHATS)和诱导型(inducible high-affinity trans- port systems,IHATS)。有人认为,LATS可能是载体或是离子通道,HATS是H+/阳离子共向运转载体, 能使质膜在结合硝态氮的瞬时去极化,这个去极化可为质膜H+-ATPase所补偿。HATS运转需要细胞提供 能量,受胞内硝态氮消耗量调节,其活性依赖于质子电化势梯度。

    较低NO3-浓度(<1 mmol/L)时,构成型高亲和运输系统以 极低的速度在运行,它符合Michales- Menten动力学,这一点被认为是和诱导型运输系统的显著区别。诱导型高亲 和系统可为底物饱和,并受底物诱导。较高NO3-浓度(mmol/L水平)时,硝态氮的吸收速率 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而直线上升,这是低亲和系统在运转。它与主动高亲和系统有显著区别;对低温和代谢抑制剂 不敏感。

    近年来人们从分子水平上对硝态氮的吸收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已发现2种基因NRTl 和NRT2与硝态氮转运系统(HATS和LATS)有关。高等植物中,编码LATS的基因(At- NRT1,原来是CHL1)是第1个从拟 南芥中克隆的得到的NO3-运载体的基因。最近有人认为,也许高亲和系统和低亲和系统对 NO3-的吸收均有 AtNRT1编码的蛋白参与。现在已经从大麦、拟南芥、烟草和大豆中克隆 了编码IHATS的基因。

1.2 铵态氮的吸收及其基因

    对大多数植物来说,铵和硝态氮都是其生长所必需的氮源。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 硝态氮的浓度常比铵态氮的高10~1000倍;但当硝态氮和铵态氮同时存在时,植物似乎更容易吸收铵态氮。植物吸 收铵的系统,有高亲和运转系统和低亲和运转系统之分,二者似乎都是构成型。

    生理学上对于根系转运铵态氮的研究显示,多种植物根系对铵的吸收是双动力学特 征。当铵浓度较小(微摩尔水平)时,铵高亲和转运系统在起主导作用,而且出现饱和动力学的特征;第2类是铵低 亲和转运系统,当外界铵浓度较高(大约是1 mmol/L)时,它起主导作用,不表现饱和动力学的特征;目前,低亲和 转运系统的分子基础还不清楚,但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铵高亲和转运体应是AMTl家族的成员。原因是AMT蛋 白在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氮素中起主要作用,比如,在拟南芥基因都有充分的表达,而且调节这些基因,也改变了根 系对铵的吸收活力。植物中第1个被发现的AMTl基因是拟南芥中的AtAMTl1,而且用核DNA消减法从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 siae)铵运转体缺陷型突变体中克隆了此基因。人们已经研究和在酵母中表达了拟南芥和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的AMTl家族成员的3个同源基因,除了一个有饱和效应外,其他都是铵高亲和传递 体,它们可传递甲胺。有趣的是,在酵母中表达后,AtAMTl2表现出双动力学特征:除了表现饱和特点和高亲和性 外,在外界铵浓度为 mmol/L水平时有非常明显的非饱和动力学特征。Christian Sohlenkamp等报道,AtAMT2是铵 的传递体,它与拟南芥中的铵高新和传递体的AtAMT1家族的5个成员有远缘关系。用 13NH4+ 研究AtAMT2基因表明,酵母(Saccharomyces cer- evisiae)中AtAMT2基因是编码铵高亲和传递体的,其Km大约是20 μmol/L;外界pH从5.0变化到7.5,对铵的Km几乎没有影响,说明铵是 AtAMT2的底物,而不是氨。AtAMT2基因在拟 南芥的所有器官中都有表达,受氮素的调节,在根系的表达部分受到高浓度硝酸铵的抑制,外界无氮素时,基因去 阻遏。在地上部分,AtAMT2的表达基本不受根部氮素状态的调节;在高CO2条件下,叶片中 AtAMT2转 录水平下降。在拟南芥叶片表皮细胞中,AtAMT2基因表达了瞬时荧光蛋白熔合蛋白,表明AtAMT2编码的蛋白位于质 膜上。所以在植物体的所有细胞中,AtAMT2在铵从质外体到共质体的运输中可能有重要作用。通过dsRNA干扰基因 表达,发现AtAMT2在转录水平上发生还原,但是,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没有明显的效应。

    还有人报道,当把水稻幼苗在厌氧条件下培养时,会有瞬时铵转运系统 (Vmax增加)出现,这可能是水稻对缺氧引起的细胞质酸化的一个响应。

2 氮素形态对氮素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植物氮素代谢酶的活性有不同影响。

    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etase,NR)是同化硝态氮的第一个酶,既是诱导酶,也是 限速酶,其活性一般随底物硝态氮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作物体内的铵态氮,部分使植物直接吸收的,部分是NR还原 硝态氮的产物。铵态氮对NR活性既有促进,也有抑制作用。Gashaw报道,作物在铵营养增加时,NR活性比单一硝态 氮营养要高,但是铵态氮抑制了杨梅幼苗(未结瘤)叶片的NR活性,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由此可见,铵态氮 对NR活性的影响可能会因作物种类、作物发育时期等而异。

    GS是联系氮素同化代谢与无机代谢的关键酶,氮素形态影响了此酶的活性。在同一 施氮水平下,铵态氮营养条件下GS活性高;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时,随铵浓度增加GS活性提高;不论何种氮素 配比,叶片的GS活性均比根系为高,缘由何在?根据“氮素循环”理论,可以认为,叶片中较高的GS活性,是由于 GS同时参与了无机氨的同化和光呼吸释放氨的再同化。因此铵态氮条件下叶片的GS活性较高。

3 氦素形态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氮素形态几乎影响了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包括影响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 暗反应主要酶活性以及光呼吸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光合作用。

    氮素形态影响叶绿素含量。盆栽试验条件下,硝态氮、尿素混施,小麦叶绿素含量 较高。水培试验条件下,铵、硝态氮等比例混合供应,小麦生长中后期叶绿素含量最高,但是烤烟在100%铵态氮 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下降。

    氮素形态对光合特性的影响,表现在对希尔反应活性和光合磷酸化活力有不同的影 响。大田试验条件下,随铵态氮比例增加,烤烟叶片中的希尔反应活力逐渐上升,光合磷酸化活力也有所升高,可 是对 P/O值影响不大。可见增加铵态氮比例有利于烤烟光合能力的提高,其原因是提高了水的光解和电子传递的速 率。

    迄今,关于不同氮素形态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盆栽试验条件下,单施 硝态氮、尿素及混施,都能提高小麦幼苗叶片光合速率,但混合处理光合速率最高,硝态氮处理次之,尿素处理最 低。也有研究表明,25%硝态氮+75%铵态氮处理水稻时,光合作用速率最高;还有人认为,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小 麦14CO2的同化影响无明显影响。所以,氮素形态对叶片光合速率有不同影响是毫无疑义 的,但其影响程度因植物种类而异。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是C3同化途径的关键酶,氮素形 态对其活性的影响因植物而异。甜菜叶片的RuBPCase活性在铵态氮营养下比在硝态氮营养下高(以单位叶面积为单 位)。单施硝态氮、尿素及混施,均能提高小麦幼苗叶片的 RuBPCase含量和活性,但以硝态氮、尿素混合施用的最 高,尿素处理的最低。看来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导致叶片光合速率显著不同的最根本原因,可能是不同形态氮素导致 了RuBPCase活性与含量不同。

    氮素形态不同,光呼吸增加幅度不同。与铵态氮相比,硝态氮能明显提高作物叶片 的光呼吸速率、光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比值及硝酸还原酶活性。

    不同形态氮素对非绿色型磷酸烯酮式丙酮酸羧化酶(PEPase)活性也有明显影响。把 小麦幼苗从以硝态氮为唯一氮源的基质中转移至含铵态氮的基 质中时,根部铵态氮浓度迅速增加,接着根部PEP- ase活性、谷氨酰胺浓度也随之提高;PEPase活性达到一定水平 后,游离铵浓度又有所上升。同样处理下,地上部分PEPase活性却无变化。由此推断,施铵态氮,小麦根部PEPase 活性的提高可能有助于防止铵积累到致毒的水平。

    氮素形态还明显影响碳水化合物的累积量及类型。硝态氮营养有利于植物积累蔗糖 ,而铵态氮营养促进植物叶片累积淀粉。单独供硝态氮时,玉米幼苗根、茎、叶积累的可溶性总糖和植株累积的还 原态糖最多,结构多糖(纤维素)的含量也最高。之所以出现这些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氮素形态在作物体内代谢途 径差异较大造成的。

4 氮素对其他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施用铵态氮或者硝态氮,植物组织中矿质离子含量有很大差别。施用硝态氮,植物 K+、Ca2+、 Mg2+等阳离子含量明显较高,且对Cl-, SO42-的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施用铵态氮,植物含有更多的Cl-, SO42-和H2PO4-等阴离子,往往会抑制 K+、 Ca2+的吸收,并带来氨害,所以,硝态氮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硝态氮条件下植物吸收 了大量的阳离子,这些阳离子增加了细胞的渗透势,从而有利于细胞的伸长和植株的生长。

    氮素供应形态还显著影响植物组织微量元素含量。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 ,莴苣根、茎、叶锌浓度增高,根中铁含量也增高。后一结果可能是硝态氮营养使根质外体的pH升高,导致铁在质 外体空间发生沉淀。

5 氮素形态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植物吸收、转化氮素是一个耗能的生理过程。从植物吸收、转化铵态氮与硝态氮耗 能来看,直接吸收、利用铵态氮,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因为每还原1个铵态氮分子,大约消耗15个ATP分子。因此理 论上供铵态氮的植株要比供硝态氮的植株获得更高生物产量。然而,实际上供硝态氮的大多数植株常具有更大的生 物量和产量。那么,氮素形态与植物呼吸作用的关系又如何呢?

    氮素(铵态氮和硝态氮)供应可明显提高大豆根和叶线粒体总的氧化活性,供铵态氮 的提高更高些。动物线粒体活性提高标志着氧化磷酸化能力的提高,而植物由于存在多条呼吸链,其中抗氰呼吸的 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耗散,因此,植物线粒体氧化活性的提高并不等于氧化磷酸化过 程增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大豆幼苗线粒体内有较高活性的抗氰呼吸途径。但供铵态氮的大豆幼苗,根部氧化活 性提高是由于细胞色素途径氧化活性提高而造成的;叶片氧化活性提高主要是由于抗氰呼吸性能提高,及抗氰呼吸 占总呼吸的百分比增大而造成的。供硝态氮植物的根、叶片线粒体中,抗氰呼吸不变且占总呼吸的百分比保持不变 。因此,不同形态氮素供应对大豆幼苗线粒体呼吸途径的活性影响不同,这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植物体内的同化位 置和同化途径有关,铵态氮在根部同化,而硝态氮主要在叶片中同化。供铵态氮的大豆幼苗在根部线粒体内有较高 的细胞色素途径为其同化供给所需能量;叶片光合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铵态氮的同化,线粒体呼吸作用主要为氮同 化提供碳架而合成含氮化合物,呼吸过程产生的NADH只有通过抗氰途径将剩余能量耗散,从而表现出有较高的氧化 活性。供硝态氮植株,其硝态氮大部分在叶片中还原,能够充分利用线离体呼吸产生的 NADH,根系则利用呼吸能 量,大量吸收矿质离子,所以供给硝态氮时,植物充分利用了能量,因此从呼吸角度来看,供硝态氮植株常能充分 利用能量,因而具更大的生物量。

6铵态氦、硝态氮营养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由于氮素形态影响了作物的氮素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代谢及矿质元素的吸收,而 这些生理代谢的最终表现形式是作物形态和产量,所以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影响了作物形态和生长。

    首先,不同氮素形态影响了作物的外部形态。较大量硝态氮可以促进施用硝态氮部 位侧根的发生,且使根系长度增加;Marcus分根试验也支持了上述结论,同时证明铵态氮也能促进侧根的形成,但 使根系明显变短、加粗。

    其次,氮素形态影响了作物最终的生长量。氮素形态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现在尚无一 致的结论。总的来看,有以下5种结论:(1)硝态氮优于铵态氮。(2)混合施用效果最好。(3)不同氮素的增产效果与 用量有关。(4)铵态氮优于硝态氮。(5)铵、硝态氮有同等效果。

    综上所述,氮素形态影响了植物生理代谢的各 个方面,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但是氮素形态对植物不同生育时期的影响研究还比较少见,特别是氮素形态对作 物生长后期的影响报道更是少见。有必要研究氮素形态对作物生长后期的水分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注:
    (1)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3卷第5期;
    (2)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6956)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遗传及恢复基因的定位研究进展  (2006-6-13 13:47:27)
2005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  (2006-5-29 11:15:03)
植物异源多倍体进化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2006-5-26 15:23:57)
水稻理想株型的研究进展  (2006-5-22 9:17:32)
植物光合机构的状态转换  (2006-5-10 12:51:02)
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2006-4-29 14:22:06)
水稻同源多倍体的研究策略  (2006-4-26 11:22:32)
两系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进展  (2006-4-26 10:56:13)
农田排水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006-4-18 8:31:58)
植物 G 蛋白与植物防卫反应  (2006-4-14 15:36:59)
更多相关...
友情链接:
| | | | | | 更多...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