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研新闻 > 正文 | 字号选择: |
国内外稻鸭共生的研究现状 |
作者:卢跃红 魏红江 等 |
出处:见正文 | 发布时间:2006-2-13 9:16:09 (原作发表时间: ) |
1 稻鸭共生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野鸭为家禽,进行饲养并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稻田养鸭最先起源于我国的明清时期,史记中记载始于800年前,目的是用鸭防治稻田蟛蛴,后来用于防治蝗虫,至今已有400年的发展历史。稻鸭共生是从传统的稻田养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环境污染的13益严重,人们对环保型农业发展要求日益强烈,如何使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新路子,生产出更多的健康食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日本学者万田正治和右野隆雄提出了“稻鸭共生”(日本称为“合鸭农法”)的学说,在日本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引入韩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江苏省镇江市从日本引进了此技术,其它地方也吸收了日本稻鸭共生技术,开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稻鸭共生模式。关于稻鸭共生,在中国有着不同的提法,江苏省镇江市称之为“稻鸭共育”,云南省称之为“稻鸭共生”,还有的把它称之为“稻鸭共枢”。“稻鸭共生”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是传统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它源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稻田养鸭,完善于日本,发展于亚洲。 2 稻鸭共生机理 稻鸭共生属于环保型立体式种养殖结合模式之一,通过提供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使二者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它是将幼鸭在水稻返青后放入稻田,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和生活习性为水稻除草、防除虫害、施肥、中耕浊水、接触刺激;同时,稻田生态系统为鸭子提供劳作、觅食、生活、休息以及运动场所和大量动植物饲料等。使现代水稻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农药、除草剂转变为发挥水田综合生态功能,使现代规模集约养殖转为更符合鸭子生活习性的自然养殖,饲养出来的鸭子更符合消费者的要求。从而生产出无公害大米和鸭肉。以田养鸭,以鸭促稻,使鸭和水稻共栖生长,从而实现了稻鸭双丰收,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开创了水稻、水禽的可持续发展新途径。(如图1)。 3 稻鸭共生在国内外的实施情况 稻鸭共生模式技术,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日本,稻鸭共生技术于1991年开始流行,到目前为止,仅用了10余年的时间,就从其发源地日本九州地区开始普及到全国各地,并成立了日本全国合鸭水稻协会。1999年秋天,被日本农林水产省确定为全日本12项受国家资助的环保型持续型农业技术之一,到2001年,日本实施稻鸭共生技术的农户已达1万户。韩国于1992年开始进行稻共生的试验与推广,并把此项技术生产出的大米认定为第1号无农药大米。越南也于1993年引入稻鸭共生技术,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也在纷纷推广应用该项技术。 我国2000年引进稻鸭共生技术,结合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实践提出了因地制宜的稻鸭共生技术体系,其技术内容不断完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最先开展稻鸭共生的有江苏、湖南、浙江、安徽,如今这项技术又推广到了广东、云南、四川、江西、海南、吉林、黑龙江省。江苏省应用面积超过3500 hm2,其中镇江市延陵基地已经取得了有机稻米认证,实行了产业化开发的企业运作机制。就全国而言,现在推广力度最大的当属浙江和江西。浙江省示范推广面积已超过3万 hm2,稻鸭共生技术成果已通过省级鉴定,预计2005年实施面积达到20~35万 hm2;江西省于2003年启动以稻鸭共栖为主要技术的绿色大米发展计划,制定了稻鸭共栖生产绿色大米操作技术规程,力争3年内扩大到20万 hm2,占江西省粮食播种面积的45%左右。 4 稻鸭共作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稻鸭共生主要探讨的是鸭子在稻田露天养殖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稻鸭共生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4.1 稻鸭共生方法的确定 4.1.1 放鸭时段的确定 根据水稻和鸭子的生长特点和规律确定了放鸭时段。在稻鸭共生方法中,稻鸭在时间上的衔接是稻鸭共生方法的关键,是结构的主体。从稻鸭工作的整个过程来看,在鸭放入水田前,水稻育秧和鸭孵化育雏是分开进行的。一旦鸭子放入稻田,稻和鸭即结为一个互生共利的整体,稻鸭共生的时间有60~70 d。 水稻秧苗移栽后一般需要7~10 d 才能活棵,秧苗活棵后将脱温雏鸭(7~14 日龄)全天24 h 放入稻田,直至水稻抽穗灌浆后赶鸭上岸。 4.1.2 鸭子和水稻品种的筛选 根据鸭子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选择放鸭品种。稻鸭共生强调的是水稻和鸭子两者要共生共长,互惠互利,所以应优先选用体型小、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活力强、田间活动时间长、活动量大、嗜食野生生物等役用功能较强的役用鸭。而体型较大的鸭品种,易压倒秧苗、行动迟钝、抗病力不强,如番鸭、北京鸭,在稻田中觅食性和适应性差,较难适应稻田环境,不宜选用。日本鹿尔岛大学根据役用的选育目标,已选育出在水田作业能力强、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力高的役用鸭品种——萨摩鸭。江苏省镇江市2000年选育了国内第1个役用鸭组合——镇役鸭1号,该鸭生活力强,耐水性达28 h 以上(日本的役用鸭耐水性仅6 h),田间存活率95%以上,田间作业时间比普通家鸭长。 水稻品种,单节稻区应选用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抗性强、品质优、成穗率高、熟期适中的大穗型品种,以优质早熟晚粳或晚熟中粳为好。 4.1.3 放鸭数量的确定 根据稻田生物繁茂时期和程度确定了放鸭数量。甘德欣 等,戴志明 等报道,稻田最适宜的放鸭只数为:150~225只/hm2。放的只数过多,对水稻秧苗会造成较大的损害;过少,达不到最佳的除草除虫效果。 4.2 稻鸭共生生态结构的建立 稻鸭共生生态结构运用生物学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原理,以自然温光为动力,将水稻、鸭、饲料生物组成循环结构。水稻吸收光能转化为稻谷,其残体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转移给水生动物;鸭粪肥田,以繁衍饲料生物供鸭取食,同时也促进水稻生长。外界投入的物质如饲料、有机肥,分别被动植物吸收,并加以循环利用,达到物流、能流的动态平衡。在稻鸭共生生态系统中,通过鸭子在物种、时空结构的有机嵌合,补充了常规稻作系统生态位上的不足,形成多级循环的食物网,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从而优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结构与功能的高效协调。 4.3 探明稻田可为鸭子提供健康的自然生存环境 稻田可为鸭子提供劳作、生活、休息的场所以及充足的水、丰富的食物,适应了鸭子喜欢生活于水中的生活习性。据测定:稻田水体中有水生植物36种,藻类7门67属,底栖动物21种,浮游动物77种,仅水生植物可达4500~22500 kg/hm2,按照物质与能量转化互补的原则推算,每 hm2 稻田(不补料)可育肥75~120只鸭。倪达书 等研究表明,未进行养鸭等生态除草或化学除草的早稻田杂草量达450~6532.5 kg/hm2。邱祥聘(1980年)研究表明,鸭子在田里采食的天然植物达20种以上。其中主要是莎草科、眼子菜科等人工难以除掉的杂草,采食的天然动物近40种。 4.4 明确水稻增产、稻米品质改善以及田间小气候改变是由于鸭子的作用 根据鸭子的杂食性及夜间活动的特点,鸭子昼夜露宿于稻田中,可为稻田治虫、除草、抑病、施肥、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 在稻鸭共生的这种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增加;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蒸煮品质得到改善,尤以降低垩白率效果最为明显;稻田里的生态小气候得以改善。黄璜 等报道,养鸭处理的稻田比常规栽培的甲烷的排放减少,差异极显著(P<0.01),其主要原因是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鸭子通过消灭杂草和水稻下脚叶影响甲烷菌生存的环境间接地减少甲烷的产生;最重要的是通过鸭群的活动增加稻田水体和土层的溶解氧,改善了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加快了甲烷的再氧化,从而降低甲烷的排放通量和排放总量。 4.5 明确稻田养鸭与蓄水抗旱的关系 稻鸭工程由于需要常年淹水养殖,故在干旱季节可发挥隐形水库的功能。据观测,一般667 m2 稻田可增蓄水80~100 m3,抗旱20 d 左右,是山区抗旱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5 稻鸭共生模式的创新研究 5.1 稻—鸭—萍模式的提出 “稻—鸭—萍”模式是在“稻鸭共作”的基础上,加入绿萍,绿萍既能为鸭子提供充足的多汁饲料,又能增加有机肥料。目前,日本的鹿儿岛大学、宫崎大学、山口大学、岗山大学正在进行着这一模式的研究。 5.2 其它模式的提出 自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取得巨大成效以来,“茭鸭共作”模式、“稻+鸭+萍+鱼”模式、“稻+鸭+草+鹅”模式、“稻+鸭+马铃薯”模式、“茶鸭”共作模式、“果鸭”共作模式、“菜鸭”共作模式等生态种养殖模式也相应的被提出,并进行着研究。 6 稻鸭共生模式需研究的问题 6.1 稻鸭共生技术模式的标准化问题 稻鸭共生技术是一种在国内外发展已久的生态农业模式,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用稻鸭共生技术模式各不相同,包括模式命名(如稻鸭共作、稻鸭共枢、稻鸭共生、稻田露宿养鸭等)、模式结构、品种选择、技术组合、物料投入、田间管理、产品生产、配套技术措施等方面,尚缺乏相对统一的操作技术规程,今后这方面需开展综合的、系统的研究。 6.2 稻田生态系统对鸭子的作用问题 稻鸭共生模式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鸭子对水稻和稻田的作用上(包括鸭子的除草、治虫、抑病、施肥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整个稻田生态小气候的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均有一定的报道。而在整个稻田生态系统中,鸭子所能获取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饲料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从动物营养的角度出发,整个稻鸭生态系统对鸭子的作用(包括对鸭子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肉品质影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报道还很少,此方面将是动物营养专家研究的重点。 注: (浏览次数:1856)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
|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