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技术 > 无公害生产技术 > 正文 | 字号选择: |
中国水稻研究所新技术系列介绍(1)——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附图) |
作者:节本增效技术研究创新组 |
出处:中国水稻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03-6-10 12:35:47 (原作发表时间: ) |
1998年以来,中国水稻所的科研人员在查阅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和吸收日本稻田养鸭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经过深入试验研究和示范,提出了一项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技术。 该项技术利用家鸭在稻间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能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同时排泄物又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使水稻健壮生育,具有明显的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生产出的稻米和鸭肉产品优质、无公害,每亩净增收节支200元以上。在浙江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2002年浙江省示范面积3.3万亩,辐射推广20多万亩,有些地方已形成种、养、加、销产业链。由于该技术符合我国发展安全食品和生态农业的要求,应用前景广阔。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 培育壮秧和健雏 选好稻、鸭品种,培育健壮的苗、雏,是共育成功的基础。 1.水稻方面 (1) 培育绿肥。搞好绿肥后期培育管理,为共育本田备足有机肥,以便在稻鸭共育少施化肥条件下,有足够的养分供应,以保证水稻健壮生育。 (2) 繁殖绿萍。建立“桥梁田”,繁殖好绿萍,以便不断抛撒到共育田稻间作为鸭的辅助饲料。 (3) 选择适宜品种,做好检疫。因地制宜选择株高中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分蘖较强,抗逆性好的优质晚稻新品种作为稻鸭共育的水稻品种,从而有利于鸭在稻间活动。 (4) 精选种子和消毒处理。播种的种子要进行晒种、风选,有条件的用比重1.05的盐水或泥水选种,以利于培育壮秧,然后用浸种灵5000倍液浸种消毒,预防恶苗病。 (5) 稀播育壮秧。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于5月20~25日适当稀播,亩播种量杂交稻为7.5 kg左右,常规稻40 kg。直播稻本田亩用种量杂交稻1.25 kg,常规稻3.5 kg。 (6) 秧田管理。通过浅湿水、巧施肥和轻度化学调控,育成适龄、根旺、茎粗、叶绿的带蘖矮壮秧,有利于达到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从而弥补鸭在稻间活动影响而造成的有效穗偏少的不足。直播稻播后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扎根立苗,以后干干湿湿至二叶一心再灌浅水层促分蘖。 2. 鸭子方面 (1) 准备材料和场所。按放养规模,准备育雏场所、饲料、防疫药品以及搭棚、围网的材料。并在进鸭前做好育雏场所和用具的消毒工作。 (2) 选好品种,适时起孵。选用适于稻间放养的绍兴麻鸭、半番鸭等小中型个体的品种,成年鸭每只重1.25~1.5 kg,放养稻间穿行活动灵活,食量较小,成本较低,露宿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成活率高;公鸭生长快,肉质鲜嫩;母鸭产蛋率高,农户喜欢放养。一般掌握“谷浸种,蛋起孵”,以便于水稻移(抛)栽返青后或直播后3叶期能及时把雏鸭放入稻间共育,为此要与孵坊预先联系并落实需要的苗鸭品种和数量。 (3) 培育健壮雏鸭。通过“一看二抓三摸”的方法挑选好雏鸭,适时饮水开食,掌握合适温度,切忌忽冷忽热,及时分群,严防堆压,从小调教下水,逐步锻炼放牧等措施培育健壮雏鸭。 (二) 稻鸭前、中期共育阶段 此时是水稻移栽至分蘖盛期,鸭子处于架子的育成期。协调好稻鸭之间生育关系是共育高产增效的关键。 1. 水稻培育管理 (1) 本田的前处理。移栽前15天左右灌水、本田翻耕压青,待绿肥烂透后耙耖整平,有条件的放入雏鸭实行“鸟耕”,达到田平、虫(蛹)和杂草籽明显减少。田间排水沟挖深15cm左右以备共育后供鸭洗澡之用。 (2) 适期移栽,合理密植。于秧龄25天左右移栽,为了有利于鸭在稻间活动,行株距以7×6寸为宜,每丛插1~2本(杂交稻)或5~6本(常规稻)。采取抛栽或撒直播的一季中、晚稻,由于没有行株距可分,水稻生长前期,鸭在稻丛(株)间的觅食活动,不同程度会直接伤害一些稻苗。为了补足苗数,除了适当推迟放鸭时间外,还要比不放鸭的稻田多抛些基本苗,或多播些芽谷,以保证有足够的有效穗数。直播稻由于放鸭要到播种后20天的3叶期,为了防止杂草生长,播种后2~4天内用幼禾葆或草大帅进行土壤封闭防止杂草。 (3) 合理施肥。水稻移栽前一次性施足肥料,以腐熟长效的有机肥、复合肥为主,施肥量视土质优劣而定;追肥少施化肥,以鸭排泄物和部分绿萍腐烂还田肥土为主。一般移栽后7天,雏鸭入田之前亩施尿素7.5 kg,促进稻苗早发棵;稻株进入分蘖高峰期,围绕促进生育平衡发展为中心,确保群体协调,苗足株健要求。 (4) 科学管水。鸭属水禽,在稻间觅食活动期间,田面要有浅水层,使鸭脚能踩到表土的水层,以利于鸭脚踩泥搅混田水,起到中耕松土,促进根、蘖生长发育的作用。大田丰产沟要挖得深些,并在沟内始终保持8~10厘米深的水层,供鸭洗澡之需。通过分片搁田的办法,解决鸭在田内饮水和觅食需要,或者把鸭赶到田边的河、塘内过渡3~4天。 (5) 做好病虫草害的无公害治理。共育期间稻间害虫主要靠鸭捕食为主,一般不用药剂防治,如危害严重辅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予以防治;如在放鸭前用敌敌畏(100g/亩)控制稻蓟马危害稻苗;如果有螟虫和纵卷叶螟为害严重,可用杀虫双、锐劲特等无公害允许使用的农药喷防。杂草靠鸭啄食和踩踏为主,一般不施用除草剂。 2. 鸭子养育管理 (1) 做好疾病防疫。雏鸭未开食前要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油乳疫苗,放养前再皮下注射鸭瘟疫苗,从而提高抗病能力,提高雏鸭的成活率。 (2) 适时放养,合理密度。当雏鸭10~12日龄时,以10~12亩为范围,用尼龙网或遮阳网围栏(离地高度为0.7~0.8m),防鸭子外逃和遭受天敌伤害。趁晴天按每亩12~15只鸭数量放养到移栽或抛栽后10天、直播后20天左右(3叶期)的稻间,田边搭个小型简易避风雨棚,便于小鸭躲风雨和喂饲,提高成活率。 (3) 及时补充绿萍。鸭子放入稻间,不断抛撒绿萍供鸭食用,增加鸭的天然活饲料,余下的自然倒萍,成为有机质追肥,促进中后期水稻健壮生长发育。 (4) 适量添饲。鸭放养初期,早、晚喂些碎米(麦)或小鸡鸭专用饲料;放养15天之后,由于田间虫、草、萍等食料丰富,一般情况下不补充饲料,以提高鸭子的“役禽”功效,促进水稻生育;中期针对稻间草、虫等活食的减少,而鸭子长大食量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除继续抛撒绿萍以外,在傍晚给鸭子添喂稻谷等饲料,但不能用配合饲料,用量一般随着鸭子的增大,补饲量要逐步加大,每只鸭需补饲稻谷从50~75g,以确保鸭子长架子对营养的要求,为提高鸭的商品性打好基础。 (5) 处理好治虫、搁田和鸭需水的关系。在水稻喷农药治虫前,将鸭赶到另一方暂不治虫的稻间,3~4天后再赶回到治过虫的稻田,或者赶到池塘、沟渠过渡几天以解决治虫和鸭子在稻间活动的矛盾。 (三) 稻鸭后期共育阶段 此时水稻正处于孕穗期要求适肥适水,促进幼穗发育,提高成穗率;鸭子正处于育肥期,要适当补饲,达到肥育要求。 1. 科学施用穗肥。稻株进入孕穗、齐穗期,以提高成穗率为中心,田间经常保持水层,除缺肥田块看苗补施适量N,K肥外,主要靠鸭活动刺激生育以及排泄物、绿萍腐烂作为后期有机肥料,促使幼穗发育良好,成穗率达80%左右,为穗大粒多打下基础。 2. 病虫害防治。此时稻株较高,若上部发生纵卷叶螟危害,鸭子不能起作用,因此要用锐劲特等无公害允许使用的农药喷治。 3. 后期肥水管理。继续采用轮畈搁田方法,保持土、水、气协调。轮畈搁田期间,鸭过渡处要保持水层,保证鸭子饮用洗澡之需。 4. 增加饲料,确保鸭子肥育。针对稻间草、虫等食料减少,而鸭长大食量增加,除继续抛绿萍、水葫芦以外,在傍晚给鸭子添喂稻谷等饲料,补饲量要逐步加大,以食后不剩余为度,使活鸭体重长足,雄性绍兴鸭平均只重达1.25kg以上,半番鸭达1.5kg以上,以保证肉鸭有较好的商品性和较高的出肉率。 (四) 捕鸭后水稻管理和鸭子收捕营销 1. 及时排水搁田。鸭赶出稻田后,立即清沟、排水,并经常采取湿润灌溉方法,以增强稻根活力,防止稻体发生倒伏。 2. 及时捕鸭。水稻齐穗而且灌浆下垂时,鸭群就会喙食稻穗上的饱满谷粒,要及时把长足个体的鸭子从稻间赶出来,并组织销售。 3. 捕鸭后的病虫害防治。鸭不在稻间,有可能再发生病虫危害,必须在水稻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内,喷1次无公害生产许可的农药,以便达到预期的高产目标。 4. 品牌营销。稻间野养的肉鸭比圈养或人工饲喂的生活力强,味道鲜美,可以注册无公害品牌加价出售,青年母鸭可以转移到已经收割的稻田放养,培养成无公害鸭蛋增值。
联系单位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中国水稻研究所(邮编:310006) 联系人姓名:禹盛苗、金千瑜,电话:0571-63370355,63370325
(浏览次数:10067)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稻鸭共育”项目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2004-1-24 8:31:20) |
更多相关...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