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媒扫描 ![]() ![]() ![]() ![]() ![]() ![]() ![]() ![]() |
首页 > 传媒扫描 > 人民网:孙政才部长到农科院水稻所考察并作重要讲话 | ||
人民网:孙政才部长到农科院水稻所考察并作重要讲话 | ||
作者: 来源:见觚钿 发布时间:2008-7-3 15:58:28 |
||
6月28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副部长牛盾、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及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等一行陪同下,到中国农科院水稻所考察,并与所领导和专家们亲切座谈。
孙部长一行首先考察了水稻所试验区,听取了超级稻品种选育、麦作式节水栽培技术等情况汇报,考察了所成果展、国家水稻种质库、国家水稻改良中心、部稻米质检中心等。随后,孙部长听取了程式华所长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 孙部长指出,水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事水稻科技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的水稻科技水平在国际上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其中也有中国水稻研究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建所以来,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水稻研究所始终坚持把科研放在全所工作的首位,切实强化科技创新;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切实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水稻科技进步、促进水稻增产增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孙部长说,在刚刚结束的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总书记的讲话中,还特别提到了杂交水稻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总书记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出的四点要求以及温总理对进一步做好科技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孙部长强调,粮食问题始终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始终是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在内的所有农业工作者的首要职责,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松懈。当前,粮食工作正面临着重大挑战,历史和现实都不断警示我们,中国的粮食问题,靠谁都靠不住,必须长期坚持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解决、适当依靠国际市场调节的基本方针。我国人多地少、人增地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客观存在,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和城乡居民的主要消费食物,水稻在我国整个粮食安全中处于战略地位。因此,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水稻生产。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加强水稻科技创新,要通过强化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覆盖率来不断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对今后水稻所的科技创新工作,孙部长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大力提升水稻科技创新能力。要从国际水稻科技前沿出发,加快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引领和支撑我国水稻科技产业发展。要把水稻育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以此来整合水稻领域的人、财、物等资源,构建更加紧密的科研网络和创新平台;要加速水稻成果的转化应用,要抓水稻产业体系建设主线,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梳理解决水稻生产关键的技术难题,以强化水稻科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保持科研工作的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要切实强化大协作,包括教育、科研、推广部门的合作。第二,要切实加强水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在科研实践中造就人才,要为人才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好的事业平台,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第三,要在创新我国水稻科技体系上充分发挥核心带动作用。要凝聚全国水稻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充分发挥顶尖优势,推动水稻技术体系的创新;要在打造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中发挥榜样作用,率先取得新突破;要做水稻科技事业的排头兵,服务于整个水稻生产。 孙部长希望,水稻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定要继往开来,踏实工作,开拓创新,按照中央和国家的部署,切实把握国家和农民的需求,切实把握国际水稻科技发展的走势,切实把握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生产的科技支撑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陪同孙部长考察的还有,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白金明、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兽医局局长李金祥、办公厅副巡视员陈邦勋,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陈龙、浙江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副厅长朱志泉等。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 (浏览次数:)
|
||
![]() ![]()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