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遗传研究所朱英国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完成的“红莲型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研究与利用”项目,目前通过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鉴定。 专家组认为,此项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由此课题组成功选育的“红莲优6”三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也于今年3月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红莲型杂交水稻是目前世界上三大杂交水稻品系之一。另有野败型(我国以袁隆平为代表)和BT型(即转基因型)。而红莲型杂交水稻是武汉大学生科院遗传所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海南红芒野生稻为母本,莲塘早为父本杂交和回交育成,以后转育成红莲华矮15、中锋1号等一系列不育系;后来又引入广东、海南育成红莲青四矮、丛广41和粤泰等不育系。由于其独特的表现——遗传的多样性突出、杂交选择性广、综合性状优异,被国际上公认为杂交水稻新细胞质类型。20世纪90年代末期,该遗传所在朱英国教授的率领下,历尽千辛万苦又育成了超高产杂交新组合——“红莲优6”。通过近年来在南方稻区8省区及印尼、越南等地进行区域试验和示范推广,其表现为生产势强、米优优、穗大粒多、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亩产最高达到847公斤,平均可达700公斤以上。目前,红莲优6中稻新品种已吸引来自湖北、湖南、安徽、陕西、河南等众多省份的农技推广部门和种子公司前来选购。 另据了解,在红莲型不育系的研究中,武汉大学生科院遗传所已克隆出与红莲型雄性不育有关的基因,并完成了恢复基因的精密定位和物理图谱,目前已进入恢复基因克隆的研究阶段。
(浏览次数: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