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流通 > 正文 | 字号选择: |
产区丰收销区市小 “谷贱伤农”值得提防 |
作者: |
出处:见正文 | 发布时间:2005-7-29 9:06:05 (原作发表时间: ) |
南方早籼稻早熟品种已开始收割,早稻收购7月下旬开秤。笔者在江西、浙江两省调查发现,由于销区市场低靡,需求不大,价格走低,产区粮价自春节后持续下行,粮食经营企业看跌早稻行情,普遍打算谨慎收购。这使得早稻新粮上市后,市场价格极有可能跌破最低收购价,国家应做好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准备。由于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一项新政策,启动后可能碰到委托收购点不足、农民“卖粮难”等新问题,甚至出现“谷贱伤农”,应引起高度重视。 --销区:库存轮换能自给 市民不吃早稻米 据浙江省粮食局购销调控处处长叶晓云介绍,2004年浙江全省的地方储备粮已经完成了补库任务,粮食储备增加1/3以上,短期内不会再有补库计划,今年储备粮只有轮换的需求,其中早稻占轮换粮食的比重在70%左右。同时,浙江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种粮,早稻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产量从2003年的69万吨提高到2004年的86万吨,2005年大致和上一年持平。因此,浙江从本省农民手中订购的早稻基本能满足轮换需求,从外省大批量采购的可能性不大。 --产区:价格走低产量增 粮食经营企业“慎购” 受销区市场影响,从2005年春节至今,江西产区稻谷价格一直呈低走态势。4、5月份,市场粮价还一反常规,不仅未像往年青黄不接时期一样小幅上涨,反而继续走低。监测显示,江西市场早籼稻每百斤仓库交货价3-6月份分别为76元、74元、72元和70元。进入7月份,全省早籼稻均价跌至68元,普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为2004年以来新低。 市场粮价不断下行给产区粮食企业的粮食经营带来了困难。2004年,江西国有粮食企业共收粮71亿斤,其中早稻33亿斤,较上年多收10亿斤。这些粮食都是按照去年的市场价格收购,加上一年的保管费和银行利息,每百斤成本达78元。如今价格走低,粮食企业只得待价而沽。至今江西全省国有粮食系统的稻谷库存仍有29亿斤,为上一年同期的2倍。 与此同时,在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2005年江西早稻实际播种面积达2015万亩,同比增加72万亩,尽管局部地区发生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但总产预计仍将达143亿斤,增产11亿斤。 江西不少粮食企业谨慎看待2005年的收购行情。吉水县粮食局去年收粮1.6亿斤,目前还有库存周转粮4000多万斤。局长李金生提出,2005年收粮将“一等二逼三托”,即先不急于入市,待收购价回归市场规律,使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指定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托住粮价,促进存粮销售,缓解亏损压力。 --最低收购价将跌破 应做好启动预案准备 农发行江西省分行5月份对全省95家粮食经营企业的调查显示,52%的企业认为今年夏粮将供大于求,53%的企业认为早稻收购价将低开低走,39%的企业认为市场收购价将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7月份江西省粮食局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11个设区市的粮食局长一致认为,2005年早稻市场价格将跌破国家最低收购价。实际上,在江西产区,农民早稻余粮已跌破70元/百斤的最低收购价。6月底,笔者在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吉水县的一些粮食加工厂看到,农民销售早稻余粮的价格只有每百斤62-63元。富吉米厂老板郭雪姑说,米厂根据浙江、广东销区的米价和加工出米率匡算收购价,每百斤也就赚一两块钱。5月份以来,市场一天一价,每天跌5毛,照此下去,早稻上市时,谷价不但要跌破70元最低收购价,甚至可能要低于60元。 为了稳定粮价,赣浙两省产销区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江西省国有粮食企业约100多人前往福建洽谈和落实产销协作事宜,以促进早稻购销;浙江慈溪市一粮食企业日前分别同江西九江市和铅山县签署3万亩和5万亩的订单收购协议。浙江省粮食局局长李林访表示,从两省长期的购销合作考虑,浙江将想方设法为江西多腾空间,动员粮食企业尽量多收江西早稻,但仅靠一个销区省、一个产区省的努力,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有关人士认为,国家应加强价格监测,做好准备,一旦出现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的情况,随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入市收购。 --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要防农民“卖粮难” 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务院出台的新政策,2005年由于市场粮价高于最低价,没有启动这一政策。笔者调查发现,不少人担心,2005年如果国家启动预案指定中储粮按最低收购价入市收购,将碰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国家委托收购要到指定企业交粮,要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标准,可能会出现“卖粮难”。 南昌县蒋巷镇粮管所所长刘向阳说,前两年市场行情好,粮食企业抢购,农民们纷纷交售超杂质、超水份的粮食,2005年市场行情趋跌,粮食企业收粮将更加谨慎。特别是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后,指定的粮食企业收粮必须符合国家粮食三等质量标准,差一个等级要减2元钱。由于农民的观念一时难以转变,继续交售高水分、高杂质粮,委托收购的粮食企业执行国标,可能会被农民指责为“压级压价”,甚至引发一些纠纷。 收购点数量太少、仓容不足也可能会引发新的“卖粮难”。根据2004年夏收最低收购价预案,承担最低收购价任务的企业应由中央储备粮总公司指定,江西省确定了243个委托收购点及231个延伸收购点。江西省有关部门目前尚未公布2005年新的收购点。不少人担心,如果很多地区粮价低于最低收购价,以这400多个收购点去托市,平均一个县三四个点,将难以完成使命。 以吉安市青原区为例,全区十余个乡镇,早稻年产量约1.9亿斤,商品量有六七千万斤,但全区只有2个中储粮委托收购点,总库容不过3000万斤,还包括600万斤的省储粮。其委托收购点之一梅林直属粮库主任罗澈瑜说,如果全区都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只靠这两个点收购将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仓容不足,二是路程太远,最远的超过40公里,农民卖粮要长途跋涉,要么自己花钱请车子送到收购点;要么以低于最低收购价的价格卖给粮贩子,实际上都难以享受到最低收购价的政策。 不少业内人士担心,按照目前的情况,不论最低收购价预案是否启动,种粮农民销售100斤早稻实际能得到的都只有60多元。如果这种情况大面积出现,将严重影响政府信誉,夏收期间农村稳定的任务将非常繁重。 --综合采取措施 防止“谷贱伤农” 针对当前的粮食市场行情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江西、浙江有关人士提出,在2005年早稻收购前后,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多管齐下采取措施,防止“谷贱伤农”: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条件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动员农民在市场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时,不要急于卖粮,同时搞好粮食整晒,使出售的粮食达到三等质量标准,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第二,加强宏观调控。在早稻新粮上市前后,暂停中储粮和各地地方储备的稻谷轮出,把市场空间让给农民;同时可要求中储粮及其他地方储备,在早稻上市初期,就按照最低收购价入市收购一定数量的早稻,拉动市场价格,盈亏由国家及地方财政分担。 第三,明确部门职责,密切监控收购市场粮食价格,一旦出现最低收购价的市场行情,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 第四,完善最低收购价预案,适时扩大委托收购点,或出台政策允许“二次委托”、“三次委托”,解决仓容不够和路程太远问题。 第五,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后,可要求受委托企业灵活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防止激化矛盾。 (浏览次数:1032)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