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研新闻 > 正文 | 字号选择: |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作者:陈冬林 屠乃美 等 |
出处:见正文 | 发布时间:2007-3-19 15:28:14 (原作发表时间: ) |
稻田免耕属于保护性耕作,是一种轻型化的新型耕作方法,目前已在中国稻区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它改变了传统的耕、耙、松土耕作方法所带来的费工耗时、劳动投入多和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破坏生态环境等弊端,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种田效益,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稻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稻田免耕技术的发展概况 免耕法是指生产上不翻耕土地直接播种或者栽种作物的方法。所谓免耕法不是完全不耕地而是免除传统耕作制中的初耕及一些后续耕作程序。这种新的耕作方法的具体步骤各国都不尽相同,称呼也不一样,有的叫免耕法 (no-tillage),有的叫最少耕作法 (reduced tillage)、零耕法 (zero tillage),也有的叫直接播种法 (direct drilling)、保护耕作法(reserved tillage)、留茬播种法 (stubble mulching)等。现在国外按作业量的减少程度分为少耕法和免耕法两大类。少耕法是指将连年翻耕改为隔年翻耕或 2~3年再翻耕以减少耕作次数。免耕法则是少耕法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国实际采用较多的则是少耕法。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免耕栽培研究的国家,这可能与其在20世纪30年代遭遇黑风暴对耕地的袭击有关,其后,英国、加拿大、法国、马来西亚、印度等相继进行了免耕试验和推广。到目前为止,已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免耕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面积达到5×108hm2,但绝大多数为旱地作物覆盖免耕。如英国比较成功的免耕栽培作物是冬小麦和油菜,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在旱地进行了秸秆覆盖的少耕和免耕,日本、伊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开始在水田推广少免耕栽培。 稻田免耕的研究落后于旱作,最早是日本将水稻直播作为耕作制度及栽培措施来研究。国内水稻免耕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以侯光炯的“自然免耕”理论和杜金泉开展的“免耕稻作高产的技术与应用"研究最为系统、完善,并于20世纪80年代在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自然免耕法(又称半旱式免耕法或垄作免耕法)。侯光炯等为解决中国南方冷浸低产稻田的产量问题,研究并提出了自然免耕即半旱式免耕和垄作式免耕理论。这种水田垄作(畦作)连续免耕的特点是:对长期淹水的冬水田、冷浸田、烂泥田等排水不良的稻田,在少免耕情况下田间开沟起垄或作畦,垄上种水稻,水稻收割后留再生稻或种大小麦、油菜等。长年保持沟内一定的水层,用以浸润灌溉,保持土壤自然结构,造成深厚的水、肥、光、热协调的耕作层,保证水旱作物的正常生长。对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稻少免耕耕作法在中国得到不断实践和推广应用,各种轻型化栽培技术的不断涌现,促进了水稻免耕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并演化出不同的免耕方式,如北方的少免耕直播栽培、南方的旋耕直播栽培、板田直播撬穴免耕栽培、直播栽培、板田直播、秸秆覆盖免耕、免耕移栽、免耕抛秧等。由于免耕能减少用工和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结构,缓和季节矛盾,提高种稻效益,促进农业持续稳产高产,目前在全国尤其是在南方稻区掀起一股研究推广热潮,广东、广西、四川、江西、湖南等省区更是走在全国前列,水稻免耕栽培应用面积不断扩大。 2 稻田免耕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1 稻田免耕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2.1.1 对土壤通气性和持水性的影响 土壤物理环境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在水稻生产中,稻田土壤随淹水、排水和落干的变化相应地发生膨胀、分散、凝聚和收缩。耕作所形成的土壤环境是暂时的,在没有机械扰动的情况下,土壤物理环境也自然地向适合或妨碍作物生长的状态发展,而土壤的结构特性左右着土壤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强度。免耕留茬增加了作物根系残留物,使土体构型向着适合当地生物气候条件方向的自然土壤成土过程发展。国内大多数的试验结果,免耕稻田0~5 cm 和5~10 cm 土层的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随免耕栽培方式的不同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随免耕年限的延长,总孔隙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表明免耕稻田表层土壤的通气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结果,对于0~10 cm 的表土层,无论在分蘖盛期或是抽穗期,免耕稻田的氧化还原电位均高于翻耕,其增幅达34.6~44.3 mV,进一步证明土壤空气中的氧含量高、分压大,通气性好。但也有研究者指出,免耕稻田土壤的硬度显著增大,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明显减少,分蘖盛期、幼穗分化期和始穗期的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均低于翻耕,不利于土壤氮素的转化和水稻生长。赵国臣等在对黑壤土的研究中指出,免耕稻田耕层的固相容积随免耕年限增加而增加,气相容积、总孔隙度则随免耕年限的延长而不断减少,说明免耕土壤的物理性状逐年变差,稻田免耕不能连续多年进行。 严少华等对太湖地区水稻土持水特性的研究认为,免耕对稻田土壤持水性能的改善在低吸力范围内(<100 kPa)比较明显,并且与土壤质地的类型有关,其中对粘重土壤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而在土壤剖面结构上,两种耕作法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免耕稻田耕层土壤松散,呈团粒结构,孔隙较多,大的孔隙直径可达3 cm,垂直裂缝长达25 cm,土体黄棕色,铁锰结核与锈斑多且大,犁底层不明显,亚铁反应较弱;而翻耕田则呈团块状结构,几乎看不到大孔隙,土体以青灰色为主,铁锰斑纹较少,犁底层紧密。 2.1.2 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的影响 容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壤水分多少和土壤结构的稳定状态,影响到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和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穿插。实行免耕后,是否会引起土壤板结而影响作物生长,是普遍关注的问题。王昌全等试验指出,免耕田的土壤容重不但小于翻耕田的,并且随免耕年限的增加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庄恒扬等在沿江砂壤土的定位试验则显示,无论免耕或是翻耕,其土壤容重皆表现出上层最小、中层其次、下层最大的分布模式,在0~7,14~21 cm 的土层两者的差异不显著,而在7~14 cm 的土层,免耕显著高于翻耕,但不会随免耕年限的增加而持续上升,而是在最初的2~3年即达到较高数值。冯跃华等研究表明,免耕直播田0~5 cm 土层的土壤容重比翻耕田低7.66%。朱炳耀、黄丽芬等皆有类似的研究结论。 高明等对垄作免耕的研究认为,长期淹水的土壤,土粒分散,结构差,容重偏低,易造成水稻浮秧或秧苗不稳出现浮泥坐蔸,免耕消除了水层对土壤结构的不良影响,土壤颗粒逐渐团聚,容重明显增加,其中0~10,10~20 cm 土层的容重分别比翻耕增加了22.1%和31.4%,与赵国臣等的研究结果类似;而容重收缩量则比翻耕小,反映了土壤结构孔隙的大量发育,为调节土壤水、热、肥、气状况奠定了基础。 对土壤穿透阻力的测定显示,不同耕作法引起根系生长的障碍层在土壤中出现的深度不同,分蘖末期前,两种耕作法的耕层土壤穿透阻力均未超过15 kg/cm2,但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翻耕田14~21 cm 土层的土壤穿透阻力大于15 kg/cm2,而免耕田7~14 cm 的土层即已出现大于15 kg/cm2 的情况,表明免耕田土壤障碍层抬高,可能已经影响到水稻的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 2.1.3 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土壤团聚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保持和供应养分能力的高低。徐阳春等在黄棕壤稻麦轮作田的定位试验表明,免耕条件下各级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含量均比翻耕的高,尤其以直径 >5 mm 的大团聚体增加较多,而直径 >0.25 mm 的团聚体总量也增加了25%左右。朱炳耀等研究发现,免耕直播田与翻耕田的机械组成分析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在微团聚体的组成上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0~7 cm 的表土层,其中 0.01,0.05 和 0.25 mm 3种颗粒直径的团聚体分别比翻耕田增加了3.1%,5.8%和12.3%。其主要原因是翻耕搅动了土壤,土壤团聚体被挤压破碎,同时耕层内有机质矿化分解加快,使有机一无机复合胶体含量减少而土粒间粘合力下降,影响团粒结构的形成,与之相反,免耕稻田的土壤人为破坏少。土壤微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土壤积蓄养分,改善结构,增强对环境水、热变化的缓冲能力,为作物生长、微生物活动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2.1.4 对土壤温度和热特性的影响 谢德体等研究指出,自然免耕的土壤温度高,温差大,土温与气温的变化一致,与作物光合作用所需温度吻合,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施彩仙的试验表明,免耕直播田的土壤温度等于或略高于翻耕田,其增幅在0.15~0.73 ℃,并可提高土壤的导温率、导热率和热通量,土壤受热较快,保温性好,可以贮藏更多的太阳辐射热,有利于根系的早发、快发。 2.2 稻田免耕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2.2.1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与土壤原有有机质的转化和外源有机物(如作物残渣、有机肥料等)的补充有关。高亚军等对稻麦轮作田持续12年的研究指出,不同耕法间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0~5 cm 的土层有机质免耕高于翻耕,5~15 cm 的土层则是翻耕高于免耕,而15~30 cm 的土层两者差异不明显;随土壤深度增加,免耕稻田有机质的含量迅速下降,而翻耕稻田的下降速率较慢。国内的许多研究者均有类似的研究结论,即免耕可使有机质在土壤表层富集,究其原因可能是长期免耕不翻动土壤,面施的有机肥料和植物残体主要积聚于表层,进入下层土壤的数量少,而翻耕使肥土相融,有机物随土壤耕作分布较为均匀;此外,也与翻耕土壤频繁扰动,有机质的矿化分解比免耕强烈有关。黄丽芬等、庄恒扬等进一步研究指出,对于连续免耕田,有机质在表层土的富集系数达到,但在一定的栽培措施下,富集效应不会逐渐增强,而是稳定在一定的状态,有机质的含量也不会一直上升,其增长作用主要发生在前5年;免耕虽可提高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但纵观整个耕层,两种耕作法间并无明显差异,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对于整个耕层内的有机质含量,免耕明显高于翻耕,并且随免耕年限的延长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2.2.2 对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认为,稻田免耕后有利于养分在土壤表层聚集。徐阳春等指出,免耕稻田0~5 cm 土层的全 N 含量明显高于翻耕稻田,而5~1,10~20 cm 土层的全氮含量则明显低于翻耕。高亚军等也有类似的研究结论,并指出两种耕作制度下土壤耕层内的氮素储量相当,不同之处只是免耕土壤中氮素主要分布在表层,而翻耕土壤的上、下层全氮含量相差较小,分布较均匀。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在整个耕作层内免耕土壤全 N 均高于翻耕,并且随免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全 N,全 P,全 K 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土壤速效养分的变化方面,目前的研究结果极不一致.冯跃华等试验认为,免耕田0~5 cm 土层的速效 N,速效 K 高于翻耕,5~20 cm 土层则低于翻耕,而速效 P 在整个耕层内高于翻耕。王昌全等研究指出,除速效 P 外,耕层内的速效 K 含量也明显高于翻耕,并且随免耕年限的增加,速效 P,速效 K 的含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徐阳春等对速效 N 的研究结果与冯跃华相似。对可矿化氮的测定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免耕田0~5 cm 土层的氮素矿化势高于翻耕,5~15 cm 土层则低于翻耕,表明免耕土壤表层的供氮能力大而下层的供氮能力小,但在整个耕层上二者并无明显差异。 对华南双季稻田的研究显示,成熟期0~5,5~15 cm 土层的速效 N,速效 P,速效 K 含量均是免耕低于翻耕,免耕土壤养分含量较低。也有研究报道认为,免耕土壤速效养分没有变化,与翻耕基本相同。研究结果的差异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受免耕期的长短、土壤质地和作物栽培方式的影响,但长期连续免耕与轮作配合有利于土壤化学过程向肥力提高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自然免耕田。肖剑英等研究显示,与试验前相比,自然免耕10年后的土壤肥力大幅增加,特别是0~7.5 cm 的上层土壤,其中有机质,全 N,速效 N,全 P,速效 P 的增幅分别高达135%~165%,55%~70%,72%~83%,65%~73%和282%~570%,相对于翻耕而言,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全 K 和速效 N,速效 P 等养分的含量皆以免耕为高。可见采用自然免耕法能迅速提高土壤肥力。 2.3 稻田免耕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是土壤中除植物根茬等残体和个体大于5×103 μm 的土壤动物外的具有生命活动的有机物质的量,是表明不同生态系统土壤肥力和生物区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不同的耕作方法创造了不同的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分布与组成。免耕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纤维素分解茵皆高于翻耕,真菌数量则稍低,但从微生物类群的总数来看,免耕远高于翻耕。肖剑英、张磊等进一步指出,两种耕作法间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皆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土壤细菌、放线茵、真菌和固氮菌的数量优势出现在4月和10月,纤维素分解菌则在10~12月数量最高,但与翻耕相比,免耕处理的变幅已经变窄,在整个生长季节数量相对较为平稳。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相应引起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动。徐阳春等研究表明,与翻耕相比,免耕表土层(0~5 cm)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上升25.4%和45.4%,微生物生物量则无明显变化规律,而亚表层(5~10 cm)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两种耕作法间的差异不显著。李倩等的研究结果则认为,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在晚稻的不同生育期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且在晚稻分蘖盛期最高,好气性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微生物的活度从高到低的为少耕、翻耕、免耕,厌气性细菌的数量从高到低的为翻耕、少耕、免耕。 2.4 稻田免耕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的酶活性可以反映出整个土壤的生物学活性和土壤肥力。不同的耕作方法对土壤水、气、热状况的影响及调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对土壤的酶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谢德体等的研究表明,免耕土壤的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脱氢酶均高于翻耕,尤其是转化酶,免耕是翻耕的2倍。而不同土壤层次的酶活性也存在差异,无论免耕或是翻耕,土壤酶活性从表层到底层均依次降低,这与表层土壤熟化程度高,水、气、热、肥条件比较优越是一致的,特别是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层,根系分泌物、残留物多,也是表层土壤酶活性高的重要原因。李华兴等进一步指出,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外,免耕土壤的酸性磷酸酶亦高于翻耕,但对于蔗糖酶,免耕处理的稍低。免耕土壤酶活性的增强,表明其进行土壤分解与转化物质的能力上升,有利于提高土壤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3 稻田免耕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1 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土壤孔隙分布、容重、团聚体等土壤物理性状影响土壤通气、土壤水分及土壤的机械阻力,最终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国内大多数研究表明,免耕抛秧稻的全生育期延长3~5 d,前期生长较慢,分蘖稍迟,苗峰低,但回落较慢,生长平稳,避免了田间过早荫蔽,提高了通风透光性能,减少了病虫害。陈应召对免耕抛秧稻分蘖动态的调查发现,免耕稻第1节位分蘖达8%,第2,3,4节位的分蘖较多,分别占26%,28%和30%,第5节位后的分蘖很少,而翻耕稻第1节位无分蘖,第2,3,4节位的分蘖分别只占10%,19%和34%,第5节位后的分蘖数则相对较高,表明免耕抛秧稻具有低节位分蘖的优势。韦柏林等调查显示,免耕抛秧稻的生长表现为前缓、中快、后稳,立苗期迟,分蘖增长较慢,植株矮壮,茎秆加粗,剑叶长、宽增加,个体发育较充分。免耕稻低位分蘖数较多可能与其栽植较浅有关。刘敬宗等试验表明,除低节位分蘖较多外,免耕抛秧稻的茎叶夹角较小,倒1叶至倒5叶的叶夹角比翻耕小0.20〇~6.00〇,叶片直立程度高,株型紧凑,受光姿态好,群体结构协调。水稻群体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田间小环境的改善。区伟明等调查也证实,免耕田前、中期的生态环境优于翻耕田,与翻耕相比,从分蘖盛期至孕穗期,免耕田的天敌数量上升5.35%~31%,害虫数量则减少4.4%~19.45%,而生长后期两者基本一致。 刘军等试验表明,免耕抛秧稻无效分蘖时间短,数量少,后期绿叶数多,成熟期剑叶的 MDA 含量较低,而 SOD 酶活性则较高,叶片不易早衰,水稻茎鞘的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在齐穗期较高,对籽粒特别是弱势粒的灌浆有利,而灌浆后期较低,说明残留在茎鞘的同化物少,有利于穗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提高。高明等研究显示,免耕稻的根长、根总数、根干重、自根率均显著高于翻耕,孕穗期的根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分别上升8.9%和5.9%,根比表面较大,根系活力和酶活性提高,其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增幅达3.9%~59.1%。刘然金等的研究结果与高明一致,免耕稻根系在数量、质量上均具有优势,并指出根系性状的改善促进了地上部植株的生长,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干物重、光合势分别提高23.2%~50%,19.4%~58.9%和36.1%~46.6%,乳熟期光合作用固定 CO2 的能力、光合产物转运到穗部的效率均上升,表明免耕具有更多、持续时间更长的绿叶面积,光能利用率上升,光合产物的供应量和转运速度增加,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增产。 对于免耕直播稻,多数研究表明,由于没有秧田生长期,全生育期和营养生长期都有较大幅度的缩短,其中全生育期缩短6~25 d,并且分蘖发生早,单株分蘖能力增强,分蘖速度快,达到最高苗数的时间缩短,虽成穗率低,但有效穗数较多,有利于形成高产。陈友荣等研究认为免耕直播有利于分蘖分生,且具有低位分蘖及成穗优势,生育后期功能叶片和根系的生理活性强,比翻耕移栽增产1.4%~6.5%,降低生产成本22%~44%。张洪程等和王鹤云等研究了麦茬水稻的生育特性,发现直播稻比移栽稻干物质积累尤其是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迅速,抽穗后净同化量增大。一是由于中期群体质量高,促进拔节后叶面积指数稳步增加,到始穗期达到最高值,上三叶的叶面积占总叶面积的61.7%,有利于颖花发育和防止颖花退化;二是抽穗后根系活力强、叶面积下降平稳,20 d后仍保持5.1的叶面积指数,成熟期仍保持2片绿叶有利于后期光合生产。可见免耕稻无论在个体发育或是群体结构上质量都得以提高,为水稻的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 3.2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温玉辉等研究显示,免耕抛秧水稻的有效穗有所减少,但穗长、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粒重均增加,而翻耕的空、秕粒较多,结实率低,穗大粒多使免耕产量上升1.3%~4.3%。付华等研究指出,免耕抛秧稻的结实率主要以穗部上、中层一次枝梗的较高,二次枝梗的结实率差异不大,全穗枝梗数与总粒数也高于翻耕,千粒重两者无明显差异,但免耕稻启动灌浆的时间稍早,齐穗后籽粒的淀粉含量较高,个体发育健壮,穗型质量高,弥补了有效穗数的不足,产量与翻耕基本持平。陶诗顺研究表明,免耕直播稻的成穗率、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均有所降低,但有效穗数较多,两种耕法的产量非常接近。冯跃华等也指出,免耕直播稻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虽分别上升2.33%和5.76%,收获指数也增加13.34%,但差异没达显著水平。黄小洋等研究则表明,免耕移栽稻的穗长、有效穗、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高于翻耕,经济性状较好,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较高。高明等对垄作免耕的研究也显示,免耕稻的群体结构较好,种植密度高,总穗数较高,产量较翻耕提高10.3%,差异极显著,但也有研究认为,免耕抛秧稻的分蘖数、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均显著低于翻耕,水稻容易早衰,减产32.6%。 廖兆熊等研究了免耕直播2年不同氮肥用量的水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免耕栽培水稻产量构成中,有效穗数变幅较大,施氮区比无肥区高15.38%~48.52%;单株干物重、株高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分蘖至孕穗期植株氮素养分干基含量占累计吸氮总量的比例,无肥区为63.91%,不同施氮肥区为65.75%~80.14%。籽粒含氮量占植株的吸氮总量,无肥区为67.42%,不同施氮肥区为60.51%~66.37%,且随氮肥用量的递增而降低。稻株吸自化肥氮量占植株总氮量的比例,不同施氮肥区为10.81%~32.49%。无肥区平均产量可达施氮肥区平均产量的74.62%~84.35%。 综上所述,水稻免耕与翻耕相比,产量略有增加,在搞好配套栽培措施的前提下,甚至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但总体而言,其增产效果不显著。 4 稻田免耕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作物生产的目的,而投入与生态效益越来越成为重要方面。 谢德体、侯光炯等研究指出,自然免耕较好地发挥了土壤大水库和垄沟蓄水功能,与传统稻田耕作法比较,能够缓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减少田间径流损失300 mm。减少小麦收后栽水稻时的泡田水1500 m3/hm2,全年提高降水利用率15%~35%,免耕稻田有效地贮蓄和利用自然降水,并拦蓄旱坡地径流,提高了抗旱力7~10 d,消除了串排串灌,减少了土壤隐匿侵蚀。垄埂窄行,作物群体密度大,可减少雨滴对土壤的溅蚀,并且能抑制杂草生长。垄沟萍体固氮、压草,鱼取食萍体、杂草、昆虫,并转化为肥料,连续养鱼、萍的田,可少施或不施化学氮肥。垄与沟相间的微地形,为两栖类青蛙提供了生息、捕虫的理想场所,免耕田内各类青蛙数量增多。因此,自然免耕实现了杂草、病虫的生境控制和生物防治。多年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免耕田作物感病虫轻,农药用量减少,减轻了土壤、水质和农产品的污染。应用自然免耕技术,不需大量工程、人力投资,即可使一年只种一季中稻的稻田变为一年种2~3季作物,新增产的粮食、饲料、肥料和产值,相当于扩大成倍的土地,这样可使水土流失严重的旱坡地用来发展果树、经济作物、栽桑、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在经济效益方面,免耕的劳动力大为减少,人畜力或机械动力、燃料等有关耕作整地费用也相应下降,生产成本降低,同时缓解了农忙时劳力少与农时季节紧的矛盾,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广东省的试验表明,免耕抛秧的人工、农药、化肥等生产成本为5100元/hm2,翻耕的生产成本为5775元/hm2,可节省成本675 元/hm2,减幅达11.7%,加上免耕产量稍有上升,单位面积的收入可增加712.5元/hm2。福建省的试验也显示,免耕直播的用工784.8 h/hm2,加上种子、除草剂、化肥等生产成本合计为5419.95元/hm2,翻耕的用工则需1004.3 h/hm2,生产成本高达6328.8 元/hm2,可节约成本908.85 元/hm2,纯收入增加1971.9 元/hm2。湖南、广西、江西、四川等省区的试验皆证实了免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成本支出,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生产用工,在产量持平的情况下能增加种稻收入,如技术管理到位,产量上升,则增收更多。 注: (浏览次数:149)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
|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webmaster@chinariceinf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