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综合资讯 品种选介 名牌稻米 生产与市场 技术推广 病虫草害 机 械 化 专家观点 |
首页 > 行业资讯 > 生产与市场 > 托市收购或解新稻季节性供应压力 | ||
托市收购或解新稻季节性供应压力 | ||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0-18 14:31:57 |
||
随着四季度的到来,市场将迎来中晚稻的大规模上市,季节性供应压力将不断放大,稻米走势难以乐观。不过,在托市收购支撑下,后期稻米市场有望逐步走稳,下趺空间料将有限。 年初以来,受供应压力较重和国际大米进口增加等因素影响,国内稻米市场走势偏弱,稻米价格节节走低。 季度大米进口环比出现下降,受此提振,大米市场出现小幅反弹走势,连走势最弱的中晚籼米也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 稻谷生产可能小幅减产 受7月份以来的南方干旱影响,以水田为主的水稻生产受到了严重威胁。农业部和国家防总的统计显示,在高温的8月,南方地区有2000万亩左右中稻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热害,导致授粉和结实率低。部分地区双季晚稻因缺水栽插困难,只能改种。在北方,入汛以来,东北、华北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三至五成,三江平原和华北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仅黑龙江省的洪涝灾害已经使全省农怍物成灾面积达到2616万亩,对粮食生产产生很大影响。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计,2013年全国稻米产量为2.02亿吨,将比上年减少1%。其中,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91.9千公顷,比2012年增加27.1千公顷,增长0.5%;早稻产量3407.3万吨,比2012年增产78.3万吨。全国晚稻产量为3470万吨,较上年减少267.5万吨,减幅为7.2%。预计全国中稻产量为13322.5万吨,较上年减少34.5万吨,减幅为0.3%。而中稻产量减产幅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东北粳稻面积增加200多万亩弥补了单产下降造成的损失。 大米进口继续保持高位 2012年以来,国内进口大米数量大增,对我国的稻米市场构成较大冲击,尤其是中晚籼米市场跌跌不休。大米进口数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大米价格高于国际大米价格。不过今年8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1.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52.22%;1~8月份累计进口大米157.21万吨,同比下降4.2%。月度进口下滑既有配额控制的原因,也有越南等地大米价格上涨等因素。大米进口短期下降,为国内稻米价格反弹提供了条件。 虽然三季度国际大米价格有所回升,但国内大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由于全球大米继续增产.后期国际大米价格有继续回落的可能。受需求疲弱及供应增加的影响,三季度末我国大米主要进口国——越南大米价格已触及3个月低位,泰米价格也出现大幅下降,而同期国内大米价格则因中秋、国庆“双节”出现小幅上涨,内外价差继续拉大,大米进口动力将有所增强,后期国内大米市场仍将承压。 后市供应压力依旧较大 虽然今年国内稻谷产量预计有所下降,但仍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加上进口大米规模继续保持高位,国内稻米库存继续增加。预计2013/2014年度稻谷结余300万吨以上,随着稻谷库存的持续增加,国内稻谷进入了高库存时代,供需形势将继续趋于宽松。其中东北水稻库存接近1800万吨,库存消费比69%。单纯从供求角度看,稻米市场整体上已不具备趋势性的上涨机会,仅个别品种、局部地区才有可能出现阶段性上涨行情。随着新稻的集中上市,后期将面临较大的季节性供应压力,不过,各主产区陆续启动托市收购,稻谷市场后期有望逐步企稳。 中晚籼稻下跌空间有限 9月底,湖北新产中l籼稻收购价为l.25~1.30元/斤,略高于陈稻价格。安徽新产中籼稻收购价为1.25~1.31元/斤,湖南、江西两省中晚籼稻价格为l.22~1.28元/斤,优质稻价格略高,但也仅为1.32~1.34元/斤,均低于最低收购价。由于市场主体入市非常谨慎,随着中籼稻的大量上市,预计后期价格不会出现根本改观,在此情况下,多省份启动了中晚稻托市收购预案。 托市收购的启动无疑将会提振市场信心,并将逐渐托起整个籼稻市场,仅从这一点看,后期中晚籼稻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并有可能在目前价格基础上出现小幅回升。同时,因下跌时间长,下跌幅度大,当前中晚籼稻价格在三大品种中最低,且与粳稻的价差处在历史中上水平,继续下跌的动力不足。 而大米进口环比下降也将减轻中晚籼稻的供应压力。在进口大米减少的同时,出口却持续增加,1~8月我国稻谷和大米出口量为32.6781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48.3%,净进口数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有助于减轻稻米市场压力。另外,晚稻减产已基本明朗,预计较上年减少267.5万吨,供应压力也将较预期有所减轻,有助于中晚籼稻价格企稳反弹。 由于中晚籼稻托市收购预案发布时间早,启动速度决,预计中晚籼稻下跌动能不足,短期维持当前价格的可能性较大。随后将在各主产区启动托市收购预案的拉动下,逐渐克服新稻上市压力,向托市价附近靠拢,并维持小幅波动,总体上可能先于粳稻市场企稳回升。 粳稻南强北弱可能性大 受“镉米”事件刺激和市场粮源偏紧影响,粳稻市场二季度末率先触底反弹,后期又受东北洪涝灾害和中秋、国庆“双节”需求增加刺激,带动米价走高。9月底,粳稻价格基本上位于3000元/吨左右,与托市价接近。当前新粳稻已开始上市,随着后期上市量的增加和节后需求趋于平淡,预计粳稻市场有小幅走低的可能,且可能呈现南强北弱之势。 首先,节后将迎来新粳稻的上市高峰。尽管8月份出现“南旱北涝”,但粳稻生产总体仍较好,预计产量与上年持平或略增,季节性供应压力依旧较大。而即使启动托市预案,也将在11月16日之后,这之前市场收购难免谨慎。 其次,节后大米市场将有两个月左右的平淡期,而粳籼价差的扩大,也削弱了粳米的竞争力。 第三,高库存也给粳稻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由于连续两年启动了托市收购,粳稻库存偏高,仅东北水稻库存就接近1800万吨,库存消费比69%。过高的库存使得贸易商担忧心理挥之不去,不敢大胆入市做多。 第四,泰米走低也将给粳米带来一定的压力。此前,因泰米价格相对较高,进口大米冲击的主要对象是中晚籼米。目前泰米价格已由二季度的每吨540美元左右降至目前的440美元左右,这可能对与其品质相近的粳米带来较大的挑战。 因此,虽然粳稻需求长期看好,但短期却有走弱的可能。随着新稻上市的增多和需求的减弱,粳稻价格有继续走弱的可能,并有可能跌至最低收购价以下,部分主产区仍有启动托市收购预案的可能。而随着11月中旬托市收购启动,粳稻市场将有望逐步企稳。 虽然节后国内粳稻有走弱的可能,但南北两大产区因影响因素不同,在大趋势相同下走势或将有所差异,南方产区的粳稻有可能率先企稳。其主要原因: 一是供应压力不同。虽然今年粳稻总产量预计变动不大,但苏皖浙粳稻产区在8月份遭受较严重的干早影响,特别是浙江省有一半的稻田受旱,产量较上年下降的可能性较大。而东北产区虽然也受到洪涝影响,由于该地区粳稻种植面积增加了240万亩,因此总产下降的可能性较小,总体供应压力较南方产区大。 二是地理位置不同。苏皖产区距离主销区相对较近,距沪杭销区只有咫尺之遥。而东北产区距离南方主销区不但距离遥远,而且四季度正是物资运送的繁忙季节,出关还可能面临铁路运输瓶颈。 三是库存压力不同。据统计,自2012年10月至20l3年7月,通过铁路运出黑龙江大米累计数量304.8万吨(不包括稻谷),比上年同期减少66万吨。出于2012年东北稻谷较上年大幅增产,外运稻米数量减少,意味着余粮较上年增加。同时连续两年启动托市收购的1100多万吨临储库存目前基本没有轮出,而这部分库存大部分在东北地区。相反,苏皖稻谷因走货快,库存已经见底,压力较轻。 四是南方粳稻品质得到提升。东北地区粳米价高主要原因是品质较好,而通过不断改良,苏皖粳稻的品质不断得到提升,性价比优势较明显。 (浏览次数:)
|
||
上篇文章:美国农业部2013年9月稻米供需预测报告
下篇文章:2012/2013年度我国稻米产业发展情况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新年度全球稻米供应充足 (12-05)
国家统计局: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60193.5万吨,增2.1% (12-03) 美国农业部2013年11月大米供需预测报告 (11-15) 中国稻米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11-14) 2012/2013年度我国稻米产业发展情况 (10-23) 美国农业部2013年9月稻米供需预测报告 (09-18) 中国稻米市场2013年8月分析报告 (09-09) 美国农业部2013年8月稻米供需预测报告 (08-21) 美国农业部2013年7月稻米供需预测报告 (08-21) 美国农业部2013年6月大米供需预测报告 (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