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华盛顿6月28日电】对全世界最重要的作物之一水稻来说,全球变暖可能是个坏消息。
《国家科学院学报》今天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称,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农场的水稻产量明显下降,这与夜间温度上升有关。研究人员指出,白天平均气温升高1摄氏度,水稻产量就下降10%。
近几年来,气温升高成了一个越来越让人担忧的问题。科学家基于实验室实验和对气候以及作物产量所做的计算机模型提出,气候变化可能对作物产量发生影响。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肯尼思·加斯曼说,此次研究结果是在实地对产量进行直接测量后得出的。
加斯曼和同事们对这片农场的气候数据和在12年中的水稻产量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与去年对美国水稻产量开展的为期17年的研究大致相似。加斯曼说,研究人员正设法确定水稻减产的原因。他们猜测,其原因可能是夜间温度提高使水稻不得不把能量从生产发育方面转移开来,用于保存自身。他说:“想想看,马拉松的世界纪录都是在气温比较凉爽的条件下创造的,因为在高温中赛跑时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力。植物上也有同样的现象。”
康奈尔大学土壤、 作物和大气学教授蒂姆·赛特说,夜间气温高“可能以一种非生产性的方式消耗二氧化碳;而由于二氧化碳储量减少——特别是在开花和灌浆初期,最后结的谷粒就会减少。
(浏览次数:7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