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生产方面:在国家最低收购价和良种补贴等政策的刺激下,农民继续扩大稻谷生产,预计今年稻谷面积将比去年增加。今年早稻育秧、插栽期间气候条件基本正常,利于秧苗返青、分蘖。但6月中下旬以来,江南中南部和华南大部出现了强降雨过程,对正值抽穗扬花的早稻授粉结实不利。 进出口方面:1~5月累计进口大米19.72万吨,同比下降36.6%;出口32.36万吨,同比下降55.9%;累计净出口12.62万吨。我国进口大米主要来自泰国和越南;出口主要流向韩、俄、日等周边国家。 国内供求判断:预计2004/05年度大米新增供给比上年度有所增长,消费量比上年度略有减少。当年新增供给量仍然不能满足当年消费需求,供求有缺口,需要用库存弥补,期末库存继续下降。预计2005/06年度供求仍有缺口,需要用库存弥补。 国际供求判断:据有关方面6月份的资料分析,预计2005/06年度全球大米产量比上年度增长2.1%,消费量略增0.7%,当年继续产不足需,期末库存将进一步下降(降幅8.7%),为1982/83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库存消费比下降到16.2%,为1974/75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预计全球大米贸易量比上年度下降2.2%。 国内价格走势: (一)稻谷收购价。6月中旬,晚籼稻和粳稻收购价(国有粮食企业标准品收购价中等)分别为每吨1554元和1807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晚籼稻下跌7.1%,粳稻上涨2.67%。上半年稻谷收购价走势特点:一是晚籼稻价格震荡下行,1~3月较为平稳,4~6月持续下跌;二是粳稻价格逐月上扬,除4月份出现小幅回调外,其他各月均出现上涨。 (二)大米批发价。上半年籼米价格冲高回落,粳米价格持续走强。6月上中旬,早籼米、晚籼米全国平均批发价分别为每吨2152元和2263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跌11.6%和10.01%,粳米批发价2690元,保持稳定。 国际价格走势:上半年国际大米价格先涨后跌。1、2月份,大米价格分别上涨3.1%和2.7%,3月以来价格持续回落。6月上中旬,国际大米价格(曼谷离岸价,25%破碎率,下同)为每吨256美元,比上月跌2.7%。 来源:农业部网站。
(浏览次数:1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