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安徽召开全省早稻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农业生产和粮食供求形势,全面部署春耕备耕,突出强调抓好早稻生产。
安徽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是早稻生产大省,20世纪70年代,早稻面积曾达1500多万亩,产量达400多万吨。进入90年代,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片面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早稻面积呈逐年下滑的势头。到2003年,早稻面积下降到370多万亩。随着稻谷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对粮食生产采取扶持政策,发展早稻生产正逢其时。
这次会议部署五项措施:一是千方百计扩大播种面积。早稻生产区要做好统筹协调,加强对农民的引导,认真解决土地撂荒问题,积极支持种粮大户发展规模经营,认真实施优质水稻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建设早稻优势产业带。二是加快选进适用技术推广。要认真筛选和重点推广一批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好的早稻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要积极探索早稻生产技术的新途径,大力推广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栽培技术。三是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要支持和鼓励各类经营和加工企业建立早稻生产基地,与基地农户签订早稻生产定单,实行合同收购。各类粮食和加工企业要通过订单的方式,与主销区签订销售协议,积级发展专用早稻。四是强化生产指导和服务。对早稻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柴油、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要确保及时有效供应。要抓好早稻生产的技术宣传和培训,创新技术服务方式,通过物化技术服务等方法提高技术到位率。要进一步整治农资市场,认真解决部分农资价格涨幅过大、过快的问题,保护农民发展早稻生产的积极性。五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各主产区要把早稻生产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部门协调,搞好督促检查,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浏览次数:1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