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生产与市场 > 2012年国内稻米市场回顾  
2012年国内稻米市场回顾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2-26 14:40:47

2012年,稻谷总产量也成功实现了九连增。国家再度大幅上提稻谷最低收购价,推高农民对粮价的心理预期,对整个稻米产业链造成了影响。进口大米数量激增对国内市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冲击,大米加工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困厄。在南方销区补库需求的作用下,甚至出现了早稻价格超过中晚稻的现象。东北粳稻再度丰产为市场粮源提供了保障,但是市场购销不旺,甚至一度出现了农民卖粮难问题,直到国家启动粳稻托市收购方才稳定了市场价格。

预计2013年,我国稻谷总产量将保持在2亿吨左右,需求维持低速增长,供需保持稳定,年度结余维持不变。由于国内外大米价差因素继续存在,我国稻米市场仍将面临进口大米的冲击。预计整体运行将呈前冷后热、先稳后涨的运行方式,“稻强米弱”的格局仍将延续。

(一)国内稻谷总产量实现九连增

由于国家大幅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近年来水稻种植效益较好,2012年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较高。虽然存在“双改单”、建筑用地挤占耕地以及抛荒等因素,但总的来看2012年国内稻谷种植面积继续增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估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30057千公顷,同比增加184千公顷,增幅为0.62%。

2012年在水稻生长收获过程中我国虽然遭遇了低温寡照、病虫害、西南地区干旱以及台风过境等不利天气,但整体生长状况良好,平均单产接近6.69吨/公顷的历史记录,较上年增幅2.05%。在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的情况下,2012年全国稻谷总产量实现了9连增,增产328万吨。稻谷的产量首次低于玉米。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64.7干公顷,单产5.77吨/公顷,总产量为3329万吨;估计中稻播种面积18100千公顷,单产7.35吨/公顷,总产量为13304万吨;估计晚稻播种面积6207千公顷,单产5.67吨/公顷,总产量为3516万吨。

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第一是早稻和中稻单产的增加,第二是东北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水稻种植面积增长。但是由于中后期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导致了水稻水分偏高,使得后期的稻谷质量有所下降,持续高水分无法有效下降。

(二)国内稻谷消费量低速增长,整体供需趋向宽松

2012年我国稻谷消费继续维持低速增长,主要增长部分仍然集中在食用消费,工业消费租种用量也出现小幅增长。由于玉米、小麦作为饲料用量优势更为明显,本年度饲用稻谷数量出现下降。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估计数据,2011/2012年度我国稻谷国内消费量为1984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440万吨,其中食用消费为16900万吨。

中国稻谷供需平衡表          单位:千吨

注:稻谷市场年度为当年10月至次年9月底。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三)我国大米进口数量激增

2012年,我国大米国际贸易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口大米数量激增,出口数量小幅下降,对国内整个大米加工行业乃至水稻种植都产生了冲击。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2年度我国稻米进口数量为234.46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76.62万吨,增幅为305.38%。主要进口国为越南,约占总进口量的65.90%,其次为巴基斯坦,约占总进口量的24.72%,泰国渭落至第三,仅占总进口量的7.48%。与此同时,我国出口大米27.91万吨,较上年度减少23.64万吨,主要出口国仍为韩国、日本和朝鲜。

进口大米数量激增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国内外价差扩大。由于我国多年来不断上提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再加上农药、种子、化肥、地租以及人工成本不断提升,成品米价格“水涨船高"。

近年来越南、巴基斯坦包括印度等国的中低端大米对国际市场的投放量增大,拉低了国际大米市场价格,进而形成了对我国大米的价格优势。

2012年,各主要大米出口国加大贸易量,特别是印度解除了出口禁令后,国际市场大米市场价格保持较低水平,与我国同等级大米价差基本保持在O.20元/斤以上,大大刺激了进口贸易的开展,边境贸易也十分活跃。大量的进口米对国内市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冲击,加工企业经营利润进一步下降。

(四)现货价格整体趋弱,早籼稻价格相对坚挺

2012年,虽然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但是稻谷产量连年增长,加上进口大米冲击以及终端消费不旺等因素,稻谷现货价格整体表现较为疲软,分品种表现差异较大。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高开低走,早籼稻则在补库需求的支撑下表现相对坚挺。

早籼稻因为易于储存,一直都是各级储备的主要采购品种,较高的商品率使得其市场行情较为活跃。2012年早籼稻上市后价格表现高开高走,虽然后期在稻谷总产增加和低价进口米冲击的联合作用下,价格有所回落,但部分地区仍然高出中晚籼稻0.10元/斤左右。

第一季度,连续上涨的稻米价格在春节后暂时平稳,市场静待国家对稻谷托市政策的调整。不出所料,国家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至此,国家已经连续5年上调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2012年3月份国内早籼稻(三等、下同)、晚籼稻(三等、下同)和粳稻(二等、下同)的平均收购价格分别达到了2503元/吨、2660元/吨和2826元/吨,早籼米(标一、下同)、晚籼米(标一、下同)和粳米(标一、下同)出厂价格分别达到了3795元/吨、4103元/吨和4207元/吨。均出现了小幅上涨。

第二季度,进口大米对市场的冲击开始显现,第二季度共进口大米93.68万吨,其中5月份单月进口量就达到42.73万吨。南方传统稻米销区充斥了大量的低端进口大米,配米销售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出现了沿海销区大米向产区回流的现象。而东北地区政策性粳稻收购,一方面缓解了此前的卖粮难,另一方面也为接下来的季节性的供应紧张埋下了伏笔。

第三季度,由于大量的东北粳稻进入储备库(估计数量接近1000万吨),市场供应逐渐短缺乃至枯竭,大量的大米加工企业陷入无粮可用的境地。有效供给不足导致市场价格持续攀升。9月份普通圆粒粳稻收购价较年初上涨300元/吨以上。国家开始入市投放临储粳稻。加上新季水稻丰产有望,市场情绪得到稳定,价格也开始逐渐回落。

第四季度,随着大量新季稻的上市,市场价格开始下移,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都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东北粳稻质量有所下降,主要是阴雨天气带来的水分偏高问题。持续阴雨不仅造成稻谷水分偏高2%左右,还导致土壤泥泞,大型机械无法入场作业,只能主要采用中小型机械和人工收割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收获成本,还拉长了收割时间。

后期保管难的问题,令企业收购非常谨慎,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很多地区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

在此情况下,黑龙江省率先启动粳稻托市收购。随后安徽也启动了合肥、安庆两市的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反观中晚籼稻市场,虽然价格也表现为持续低迷,但是始终在国家托市价之上。

直到2013年元旦后,江西部分地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也随即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将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8省(区)2012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时间延长至2013年1月31日。

托市收购时间延长主要对稳定售粮农户隋绪起了作用,实际收购数量较为有限。在政策的利多因素影响下,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有所收窄,最终稳定在托市价附近。

(五)部分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

2012年国家大幅度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20元、125元、140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18元、18元、12元,涨幅在9.38%~17.65%。相比较,籼稻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粳稻,这与2011 年度粳稻增产较多而籼稻相对较为紧缺的因素有关。

随着第四季度稻谷市场价格持续走低,首先是东北地区粳稻价格出现了低于托市价的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2012年11月中旬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发改电[2012]204号),最早于黑龙江省启动了粳稻的托市收购政策。

东北地区相关文件中指出:“鉴于本年度稻谷水分偏高,适当调低最低收购价收购水分扣量标准,对高于标准水分的粳稻,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O.6%,而低或高不足0.5个百分点的,则不计入增扣量。同时财政给予企业烘干费用补贴,最低收购价粳 安徽省合肥、安庆两市随后也启动了粳稻托市收购,收购价格也出现止跌回升的态势。

江西省于2013年元旦过后在17个县市区启动了中晚稻的最低收购价预案。安徽、西的托市收购作用主要在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实际市场影响较为有限。

(六)郑商所早籼稻期货行情回顾

2012年国内早籼稻现货价格表现为稳步走高的行情,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早籼稻期货则呈现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山”字形走势。

2012年初早籼稻期货价格,因为南方主产区阴雨天气及云南干旱等炒作因素共同作用,出现了一波凌厉的上涨。

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大幅提高也为此轮上涨提供了更强的动力,使得价格从2600元/吨附近上涨至2800元/吨附近。后期由于旱情得到控制,期货价格逐渐趋于稳定。

随后出现的欧元区银行业危机对全球备主要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国内早稻期货市场也跟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

6月份开始,欧盟峰会传出利好消息,市场情绪开始好转,早稻期货价格开始再度走强。其间传闻美国、俄罗斯等国粮食可能出现减产,早稻的补库需求等,也从现货的角度对期货价格走势提供了一定程度支撑,至8月底期货价格达到2925元/吨的年度高点。

从9月份开始,早稻期货开始连续下跌,主要原因在于基本面,国内稻谷总体供需较为宽松。品种价差也限制了早稻期货的进一步走高。

进口大米数量激增,投机资金由于没有更多的利多因素支持,选择了获利离场,市场呈现陕速下跌的局面。

随后市场陷入了长时间的区间震荡行情,围绕2700元/吨波动。其问多次出现急拉急跌的市场行情,充分体现了早稻期货交易量较小、易于被短期投机资金影响的特点。

来源:粮油市场报

(浏览次数:)
 
上篇文章:美国农业部2013年2月稻米供需预测报告
下篇文章:2012年国际稻米市场概述
打印 | 关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