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字号选择:
我国粮食供求平衡问题的现状与展望(三)
作者:姜长云
出处:见正文 发布时间:2005-1-19 9:48:12 (原作发表时间: )

  三、未来5—10年内中国的粮食供求平衡状况展望

  (一)今后,5—10年内我国粮食的供求平衡状况将是前松后紧

  1.今后我国粮食需求总量的增加量,将呈前小后大的变化。到2007年和2012年,我国对粮食的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50161万吨和57221万吨;与2001年的粮食需求总量相比,2007年和2012年,我国的粮食需求总量分别增加1661万吨和8721万吨。按照前文计算,不考虑出口需求因素,与2001年相比,到2007年前,我国粮食的需求总量将年均增长276.8万吨;在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的5年间,我国粮食的需求总量将年均增长1412,万吨。单纯从粮食需求总量的年均增量看,在未来5—10年内,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将呈现前松后紧的格局。如果将大豆和包括薯类在内的杂粮等扣除,单纯考虑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主要品种,则未来5—10年内我国粮食供求前松后紧的格局更为显著。2001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净出口总量为819.11万吨,前文在计算2007年和2012年我国的粮食需求总量时,未考虑这部分净出口需求量。为增加可比性,我们将2001年的粮食需求量扣除粮食净出口量,在计算未来5—1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的增加量时,再扣除届时大豆和杂粮需求量的增加量,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净出口因素,到2007年和2012年,我国对水稻、小麦和玉米的需求总量,将分别减少860.89万吨、增加2315.11万吨。我国对水稻、小麦和玉米的需求总量,在从2002年开始到2007年的6年间,将年均减少143.5万吨;在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的6年间,将年均增加635.2万吨。

  2.从“六五”以来的经验看,在今后5—10年内,主要依靠国内增产实现我国粮食的供求平衡是可能的。与上个五年计划时期相比,“七五”、“八五”和“九五”时期我国粮食年均总产分别增加近3000万吨、4000万吨和5000万吨;从“六五”到“八五”、从“七五”到“九五”时期,在连续两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粮食总产年均分别增加了近7000万吨和9000万吨。考虑到未来时期我国的粮食增产形势比较严峻,我们可以保守地估计,在未来5年和10年内,全国粮食增产的总量分别相当于“九五”时期和“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时期总数的213。再扣除退耕还林还草减少的粮食总量的最大值2000万吨,那么,与2002年相比,到2007年和2012年,我国粮食的年均总产将会分别增加1300万吨和4000万吨,分别相当于每年粮食需求总量增加量的78.3%和45.9%。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此项估计时,我们对粮食需求量尽可能高估,但对粮食生产量尽可能低估,因此届时我国粮食的实际增产量对需求增加量的满足程度可能更高。

  到2007年和2012年,在我国粮食需求总量的增加量中(分别为1661万吨和872.1万吨),分别将有1583万吨和3543万吨属于大豆需求的增加量。在此期间,国内大豆生产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存在较大的供求缺口,这将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大豆的供求缺口;主要表现为油用大豆;油用大豆的生产适宜区主要集中在高纬度地区,如我国的东三省和内蒙古。这些地区扩大油用大豆种植。虽有一定潜力,但受到耕地总量、大豆与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比较利益关系的制约;毕竟幅度有限。况且,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大豆生产国的大豆出口规模较大,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增产较快,我国只要对主产区的农民收入有适当的弥补渠道,适当进口、甚至扩大进口部分大豆,既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不至于导致所谓的“粮食安全”问题。因此,考虑到大豆需求的增长主要依靠国外进口,除个别年份外,即使是到2012年,单靠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来满足国内需求增长的60%,应该没有大的问题。

  3.我国国内的粮食库存充足,为近期填补国内供求缺口提供了重要保障。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世界粮食安全最低储备规模,为新的粮食年度(新粮大规模收获)开始前,粮食储备要达到全年粮食消费量的18%,即保证两个月以上的粮食消费量。我国新粮大规模收获发生在5月份(各地略有差别),因此;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我国粮食安全的最低储备规模,应该为年底的粮食储备量能够满足6.5个月的粮食消费量。按2001年的粮食消费量计算,我国粮食储备的最低规模应该在26271万吨。按2007年和2012年的粮食需求量计算,我国粮食储备的最低规模应该在27174万吨和30995万吨。2001年,全国粮食企业和中央、地方储备粮的总规模为26500万吨,农户存粮20000万吨左右,比粮食安全所需的最低储备规模高出近20000万吨;高出最低储备合理规模的77%。只要市场粮价合理回升,将部分企业存粮和农产存粮转化为市场供给,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即使连续两年粮食产量低于消费量2000万吨,国内粮食库存基本上也足以稳定国内的粮食市场。但是,如果最近几年粮食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的趋势不能根本扭转;那么,随着现有库存的逐步消化减少,到2007年之后,库存对粮食供求缺口的填充作用,将显著减弱。

  (二)对今后5—10年内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基本态度应该是:谨慎乐观、未雨绸缪

  1.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乐观因素

 (1)一旦市场粮价趋于合理,利益机制会驱使农民多种粮、企业多卖粮。在南方和一年两熟、两年三熟地区,只需半年或稍多时间,农民就会把产量提上去。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利益机制越来越成为调节粮食供求和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大量研究表明,在当前条件下,我国粮食的供给弹性要远远大于需求弹性,如肖国安的研究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大多数年份中,我国农产品的供给弹性都要大于需求弹性;以2000年为例,我国粮食的供给弹性为0.82,而需求弹性仅为0.26。

  (2)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充足,一旦国内市场出现粮食短缺,适当进口部分粮食作为补充,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发表的《世界农业:2015年—2030年展望》显示,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的放慢,全球粮食需求的增长将逐渐减弱,从中长期看,世界粮食的需求量将不会超过供应量;因此,我国有条件从世界市场上多进口一部分粮食。2001/2002年度世界谷物贸易量为23860万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大豆外,我国对粮食的年度最大进口量,是1995年的2000万吨,不及世界谷物贸易总量的10%。虽然在某一年份中,迅速大规模地扩大粮食进口,有可能拉动世界市场粮价迅速上涨;但如适当注意均衡进口,对世界市场粮价的影响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况且,由于我国的“大国效应”,进口的大量增加,会导致国际、国内市场的粮价关系向着有利于抑制进口、增加国内生产的方向转化。

  (3)加入WTO以后,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适当进口一部分我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并将相应的资源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福利水平。从理论上讲,加入WTO以后,进口配额的扩大和关税的下调,将会导致我国缺乏比较优势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大量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当然,这种进出口格局的调整,要在平衡主产区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近年来的大量事实表明,在国际关系中,粮食进口国处于被动局面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了,与出口国相比,粮食进口国往往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因此,今后,我国应该主动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粮食供求。我国对国内粮食自给率的定位,也不必设得很高,从目前定位的95%降到90%,应该是必要的、可行的。

  2.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也不可盲目乐观

 (1)当前,虽然我国企业和农户的粮食库存规模较大,但有相当一部分库存,特别是农户库存,是在关键时期调不动、用不上的,难以转化为市场供给;特别是如果粮食供求形势发生逆转、粮价上涨,农民和粮食企业都可能囤粮惜售,增加库存、减少销售,等待高价,粮食主产区的地方政府也可能对此推波助澜。过去二十年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前所述,当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储存规模,具有较强的地区不均衡性,加之中国幅员辽阔、粮食物流系统落后,所有这些都给粮食调用和实现区域平衡、品种平衡,增加了困难。此外,无论是企业库存还是农产库存,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水分,特别是在企业库存中,还有一部分不能用作口粮的陈化粮。

 (2)在我国粮食供求和资源配置方面,主导机制已由计划机制转为市场机制,因而,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效应”,越来越可能减小粮食供求调节的回旋余地。这与在计划经济时期,粮食供求和资源配置主要采取计划和行政手段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那时,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效应”,实际上有利于增加粮食供求调节的回旋余地。

 (3)今后,如果农业的基础设施状况不能明显改善,一旦出现连续两年粮食单产的大幅度负向波动,就可能导致粮食供求形势迅速逆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单产的负向波动系数最高的达5.15%,特别是小麦和玉米的负向波动系数最高的甚至分别达到10.15%和15.68%。最近几年来,连年出现自然条件对我国粮食生产的严重负面影响。由于我国农产粮食经营的商品率低,市场供给的小幅波动很容易形成对粮食价格波动的“放大效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4)前述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乐观因素,很大程度上是以稳定和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础的。但是,至少从趋势上看,在我国仍有一系列因素正在以现实的、潜在的和或然的方式,影响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如城镇建设占地等。

 (5)在今后5—10年内;我国粮食供求的主要矛盾将由总量矛盾转为结构矛盾,区域平衡和品种调剂问题,越来越成为调节粮食供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随着粮食生产比较利益的下降和主产区粮食负担问题的日益显性化,粮食区域平衡中的“两增一减”,极有可能转化为“三增一减”:不仅余粮省和缺粮省的个数增加、余粮省的余粮总量减少,部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外来劳动力大量增加,由此可能导致其缺粮问题迅速凸显,缺粮数量迅速增加;甚至在南方一些传统的粮食主产区,这些问题都会日趋严重。今后,对于这些地区的粮食供求平衡问题,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地区。(全文完)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研究所)

(浏览次数:4372)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及其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2005-6-3 13:26:07)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2005-6-1 10:02:44)
谷梅2号对多个稻瘟病小种抗性的遗传控制(英文)  (2005-5-25 8:06:32)
2005年南方早稻主产区生产形势良好  (2005-5-22 9:01:20)
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2005-5-8 13:08:43)
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环境及其趋势  (2005-4-30 12:49:56)
植物的钙调素亚型  (2005-4-26 14:30:07)
植物中RNA分子系统运输的研究进展  (2005-4-22 7:52:05)
RNA干扰文库及其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2005-4-18 22:16:13)
水稻根系育种的意义与前景  (2005-4-12 15:32:27)
更多相关...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资料来自正式出版物。版权人有异议请随时通过页末的联系方式与本站联系。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