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研新闻 > 正文 | 字号选择: |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态势与发展对策研究 |
作者:郭淑敏 马帅 等 |
出处:见正文 | 发布时间:2006-2-22 15:23:44 (原作发表时间: ) |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包括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黄淮海的河北、山东、河南3省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5省共三区、11个省,这些省份的生产结构和布局以粮食为主,粮食在生产和社会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区域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2%,2003年耕地面积和总人口分别占全国的约53%、51.8%,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的59%,而粮食总产则占全国的约61%,足以说明该区域粮食生产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该区域粮食生产状况,对保证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 1 我国各粮食主产区农业概况 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3省,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和商品粮基地。该区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5.3%左右,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8%,2003年全区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的17.4%、21.4%,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21.8%。人均耕地0.0777 hm2,居全国第19位,人均粮食367.5kg/人,居全国的第8位。其中小麦播种面积和小麦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6%和56.40%,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30.3和28.1%,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61%和2.24%,大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1.5%和11.2%。可见黄淮海粮食主产区是以冬小麦和玉米占绝对优势的区域。 东北粮食主产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特别是该区域的玉米和大豆生产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区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8.2%左右,总人口占全国的8.3%,2003年全区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6%,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均占全国的15%左右,人均耕地面积0.2 hm2,居全国第六位,人均粮食584 kg,居全国第三位。小麦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24%和0.6%,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8%和9.4%,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5.4%和29%,大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4.3%和50.4%,可见该区域大豆生产占全国的半壁江山,玉米在全国也占据三分天下的地位。 长江中下游流域粮食主产区包括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5省,水稻生产在该区域占绝对优势。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8.45%,2003年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8%,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7.6%,人均耕地0.075 hm2,占全国的第22位,属于典型的人多耕地资源十分短缺的地区,人均粮食341.7 kg/人,居全国第15位。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2.4%和24.4%,稻谷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4.2%和44.4%,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9.7%和16.6%,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2%和6.6%,大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7.3%和16.9%,薯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5.7%和17.1%,可见水稻在该区域乃至全国的绝对优势地位。 2 我国及粮食主产区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变化情况 2.1 耕地面积呈刚性递减 耕地面积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进而影响粮食产量。8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过程中建设用地的增加速度超过了新增耕地的增加速度,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已成必然趋势。1980—2003年23年间全国净减少耕地522.9 万hm2,年均减少22.74 万hm2,年均减少8.77%。23年减少量是1980年耕地面积的3.8%。三个主产区共净减少耕地279.1 万hm2,年均减少量12.14 万hm2,年均减少3.99%,23年减少量是1980年该区域总耕地面积的4%,可见,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减少的幅度大于该时段全国耕地减少的幅度,应引起高度重视。再从粮食主产区的各区域来看,长江中下游流域由于城镇化、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等方面的原因,耕地面积减少最快,从1980—2003年间,该区域耕地面积净减少156.93 万hm2,年均减少6.82 万hm2,年均减少6.4%;黄淮海区耕地面积减少121.35 万hm2,年均减少量5.27 万hm2,年均减少5.1%,仅次于长江流域区;东北三省是这三个区域中耕地起伏变化最小的区域,该区域从1980—2003年间净减少量8890 hm2,年均减少390 hm2,年均减少0.04%。耕地减少的原因有四:一是建设用地,二是生态退耕占用耕地,三是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四是灾毁耕地。 2.2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趋势呈波动性下降 由图1可见,除东北粮食主产区外,全国和各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全国从1980年的11647.25 万hm2 下降到2003年的9941.01 万hm2,23年间减少了1706.24 万hm2,减少量为1980年的14.65%。从黄淮海、东北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粮食主产区来看,减少最快的数长江中下游流域区,从1980年的2697.95 万hm2 减少到2003年的2195.54 万hm2,23年间净减少502.43 万hm2,减少量为1980年的18.62%,高于全国水平;其次为黄淮海区,23年间减少量为该区域1980年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4.25%,仅次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我们还可看到,唯东北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呈增加趋势,从1980年的1406.34 万hm2 增加到2003年的1487.18 万hm2,23年间净增加了80.84 万hm2,增加量是1980年该区域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75%。 2.3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阶段性变化明显 占全国土地面积仅22%的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却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6%左右,而且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与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呈现极为一致的态势。根据变化速率的大小,从1980—2003年的23年间可分为五个较为明显的阶段:①1980—1985年的快速下降阶段,全国总粮食播种面积减少762.74 万hm2,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东北区减少量分别占全国的17.23%,9.54%和8.84%;②1985—1990年的缓慢回升阶段,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增加253.33 万hm2,除黄淮海区减少外,长江中下游区和东北区增加量分别为全国增加总量的15.62%和9.37%;③1990—1995年的缓慢下降阶段,全国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225.29 万hm2,除东北区增加2.19%外,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减少量分别为全国的6.09%和58.06%;④1995—1999年的快速回升阶段,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61.31 万hm2,东北区、黄淮海区增加量分别为全国的31.10%、4.53%,而长江中下游区则快速减少;⑤1999—2003年的陡然下降阶段,全国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减少1375.08 万hm2,除东北区弱势增加外,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减少量为全国总减少量的22.43%和23.01%。可见,长江中下游区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幅度最大的区域,东北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小幅度回升。造成该状况的原因,一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区和黄淮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用地挤占了大部分耕地;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减少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的缘故;三是粮食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而东北地区,由于工业相对发达,农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挤占耕地和粮田比例小,还有东北地区相对耕地资源较丰富,种粮的规模效益较高,种粮对当地农民积极性冲击相对较小。无庸置疑,粮食总产量的提高,是靠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的提高达到的,但在目前无超常规育种技术的前提下,粮食单产提高受到了严重制约,而保护好耕地,稳定和提高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成为保证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 3 我国及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的变化 3.1 粮食总产量不断攀升 从表2和图2可见,从1980—2003年间,我国及各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呈强劲攀升势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80年的31822 万t 增加到2003年的43069.4 万t,23年间净增加11247.4 万t,增加量是1980年粮食总产量的35.34%。我国粮食主产区净增加粮食7852.7 万t,占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量的70%,其中黄淮海区域净增加占同期粮食主产区的42.5%,东北区占34.72%,长江区只占22.78%。全国粮食生产的增长与我国“粮食增长中心北移”是一致的。究其原因,粮食增长中心的变化与我国梯度开发战略有关,长江中下游区在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政策优势的作用下,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使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业发展受到负面影响;另一个原因是受品种结构的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属于稻作区,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水稻品种更新慢,品质差,特别是早籼稻大量滞销,致使水稻在粮食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区粮食生产的萎缩;而我国北方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受耕作制度和品种结构的正面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过去只一年一熟,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地膜的普遍运用,不少地区形成的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耕作制度使复种指数明显提高,成为北方地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重要因素。北方地区粮食增长快的原因是,北方特别是黄淮海区以小麦、玉米为主要作物,近年来,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小麦、玉米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导致北方粮食总产大幅度攀升。 3.2 粮食总产阶段性波动明显 在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我国粮食总产量仍呈增长势头(见图2)。从图2可见,从1980—2003年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变化基本分为五个明显的阶段:①快速增长阶段:1980—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80年的31822 万t,猛增到1984年的40735.5 万t;②先下降后回升阶段:1984—198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84年的40735.5 万t 先下降后回升到1988年的39930 万t;③缓慢回升阶段:1988—199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88年的39930 万t,缓慢波动回升到1994年的44510.2 万t;④快速攀升阶段:1994—199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94年的44510.2 万t,快速攀升到1998年的51229.31 万t,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首次突破5 亿t 大关;⑤快速下降期:1998—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98年的51229.31 万t,陡落到2003年的43069.4 万t,相当于1990年初的水平!经过了全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十几年的艰辛努力,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不但没有攀升,反而下滑到十年前的水平,这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从图2和表2还可看出,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区、黄淮海区及 东北区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态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总量来看,全国、粮食主产区、黄淮海区、东北区和长江流域区粮食总产量增加率依次是35.34%、42.89%、55.12%、76.95%、20.52%。可见,23年间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区、黄淮海区粮食总产量增加率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而唯长江中下游流域区增加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 3.3 粮食单产波动性上升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及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和一系列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是呈泼动性上升的势头。由表2和图3可见,从1980—2003年粮食单产在全国及不同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全国平均、粮食主产区平均、黄淮海区、东北区和长江区23年间粮食单产增加率分别为58.57%、61.95%、80.91%、67.33%、48.10%。可见粮食主产区增加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3.37个百分点,其中黄淮海区增加幅度最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2.34个百分点,而长江区增加最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47个百分点。就绝对增加量来看,从1980—2003年23年间平均单产全国净增加1601 kg/hm2,黄淮海地区净增加1974 kg/hm2,比全国多增加374 kg/hm2;东北区净增加1697 kg/hm2,比全国多增加96 kg/hm2;而长江中下游区增长幅度最小,净增加1553 kg/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 kg/hm2。就绝对单产水平而言,全国、粮食主产区合计、黄淮海区、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单产水平依次是4052 kg/hm2、4316 kg/hm2、3951 kg/hm2、3920 kg/hm2、4847 kg/hm2,由此可见,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单产水平高过全国平均264 kg/hm2,长江流域区单产绝对水平最高,高过全国平均水平795 kg/hm2。可见长江流域区是我国科技含量高,科技对农产品产量贡献大的区域,而黄淮海和东北区有待于提高科技含量及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据陈印军等人研究,我国粮食作物单产仍有很大潜力,但难度也不少,必须引起政府和农业科技部门的高度重视翻。 3.4 粮食单产阶段性变化明显 从图3可见,我国粮食作物单产变化与粮食作物总产的变化趋势一致,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①快速攀升阶段:1980—1984年,全国粮食单产年均增加219 kg,粮食主产区平均257 kg,黄淮海区、东北区和长江区分别增加221 kg、233 kg、296 kg,可见,该阶段粮食主产区平均高于全国38 kg,各粮食主产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长江区该时段单产水平增长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 kg。②稳定增长阶段:1984—1990年,全国粮食单产年均增长63 kg,粮食主产区平均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 kg,东北区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34 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1 kg,而该期增长最慢的是长江区,年均增长44 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 kg。③缓慢增长阶段:1990—1997年,全国粮食单产水平年均增加57 kg,粮食主产区平均略高于全国15 kg,黄淮海区和长江巾下游区增长量相同,均为年均增加86 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 kg,而同期东北区粮食单产增长为零,处于徘徊不前状态。④快速下降阶段:1997—2003年,全国粮食单产水平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年均下降7.5 kg,同期粮食主产区下降更快,年均下降33 kg,其中下降最快的数长江中下游区,年均下降83 kg,东北区略有下降,年均下降7.5 kg,而黄淮海区是同期略有升高的唯一区域,年均上升9 kg。粮食单产的变化除了与科技进步,品种更新换代有关以外,还受农业政策、农业经济水平和农民管理水平的综合影响。 4 粮食生产的主要相关因素和相关系数分析 粮食生产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水平,通过各区域四大相关因素相关系数研究结果(如表3)表明,粮食总产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产、耕地面积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相关性依次类减,其中,粮食总产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正相关系数最高,全国、粮食主产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分别达到0.9557、0.9624、0.9806、0.9195、0.9402的显著水平;粮食总产与粮食单产的正相关系数较高,全国、粮食主产区、东北区、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分别达到0.8341、0.6920、0.2740、0.6692、-0.0069;粮食总产与耕地面积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全国、粮食主产区、东北区、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分别达到0.2013、0.2169、0.1987、0.0139、0.0032。该研究结果表明,粮食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和粮食单产的提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直接制约着粮食总产量,二者不但变化趋势一致,而且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制约程度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该结果与陈百明等人研究结果一致。粮食单产水平对粮食总产也存在着显著的制约作用。但粮食单产对粮食总产的制约程度远不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的制约。但某区域某作物的存在要看综合比较优势。由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和复种指数不同,导致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之间不具备直接相关性,但耕地面积通过直接影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而间接对粮食产量有制约作用。 5 结论与对策 我国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2/3以上的粮食总量和3/4的粮食增量,其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对全国的粮食生产起到重要的引擎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把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置于全国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 5.1 转变观念,用大农业大粮食观念统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农村分户经营的小生产,既难承担市场风险,更难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下降,不少产粮大县成了财政穷县。为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必须树立大农业观和大粮食观,跳出粮食看粮食,跳出生产看生产,从农业发展的整个高度和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角度研究粮食生产。扩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搞活市场,疏通流通渠道,从粮食生产的源头抓农产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使粮食产、供、销的整个产业链条高效运转。 5.2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稳定播种面积,改善耕地质量 第一,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耕地面积。一方面要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条例”,建立以生产粮食为主的永久性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另一方面,要努力开荒,增加耕地数量。第二,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通过改进耕作制度和开发南方冬季农业、发展再生稻、扩大北方粮棉套种措施,提高耕地复种指数。第三,目前我国耕地中大部分为中、低产田。目前全国有中、低产田70%以上,东北地区有中低产田56.16%,黄淮海区有70%,长江区仍有62.69%。而且,这部分中低产田多数基础设施老化,管理粗放,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下大工夫致力于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搞好“沃土工程”建设,把良种、良法、良田结合起来。 5.3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 我国粮食单产以年均72.69 kg/hm2 的速度提高,粮食单产的年提升潜力在150 kg/hm2,农业科研要调整方向,以提高单产为目标,围绕水稻、小麦、玉米主要作物的良种培育、重大病虫害防治、生物工程技术等联合攻关,重点突破。要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目前国际上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已达80%—85%,而我国仅为30%—45%,如果我国科研成果转化效率能提高,将对单产水平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要多措并举,靠挖潜、创新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 5.4 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发挥区域优势 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还普遍存在着粮食品种结构单一,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慢,品种劣质,区域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如长江区早籼稻品质较差,市场滞销。影响了该区域粮食生产的发展,成为导致该区域粮食生产“萎缩”的原因之一,应适当调减早籼稻面积,扩大优质加工专用型稻的面积。适当发展优质小麦,改良品种,培育名牌,发展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黄淮海区是我国第一大小麦主产区和第二大玉米主产区,要稳定小麦播种面积和总量,适度调减严重缺水地区小麦的播种面积,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大力发展高油、高蛋白、高淀粉等加工专用型和特种玉米的种植面积。调整大豆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高蛋白大豆种植。东北区是我国玉米、大豆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后备基地,该地区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的基础上,应大力加强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调减普通型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加工用、饲用玉米的播种面积,扩大高油大豆的种植面积,适当控制水稻播种面积,压缩干旱缺水地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大力搞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充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综合经济优势。 5.5 加快土地流转,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 粮食生产属于土地密集型产业,需要劳动力在一定的技术装备下,占有一定规模的土地,即土地的规模经营效益。目前我国除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为0.2007 hm2 外,长江区和黄淮海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747 hm2 和0.0887 hm2,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下,很难进行粮食生产的现代化管理,提升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很难提升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市场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势必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因此必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多种模式如转包、转让、股份合作制等土地流转模式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使土地不断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效益。 注: (浏览次数:668)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
|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