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产动态 > 正文 | 字号选择: |
南方稻区双季晚稻田间管理意见 |
作者: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 |
出处:见正文 | 发布时间:2004-8-24 12:18:32 (原作发表时间:2004年8月20日) |
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以及东南沿海的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是我国双季晚稻的主要种植区域,面积达1亿多亩。根据各地生产调查,我们通过分析当前双季晚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田间管理意见。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入夏以来,特别是早稻收获期间,长江流域部分省份发生较长时间的暴雨洪涝灾害,影响了早稻及时收割;有些地区积水退田较迟,造成了部分晚稻栽插期推迟,生产季节紧张,田间管理压力加大,晚稻安全齐穗将受到一定威胁。 二是各地推广轻型节本栽培,双季晚稻的抛秧和免耕抛秧面积扩大,但存在着较严重的技术不配套问题,突出表现为:晚稻育种技术不过关,没有按技术要求培育标准旱育壮苗,苗大苗高秧龄长,影响抛栽立苗;除草免耕技术不过关,部分地方除草剂类型和方法选择应用不当,灭茬除草效果差,本田再生苗和草荒较为严重;抛秧质量不高,群体密度偏小,并存在直接用水育秧进行抛栽情况,秧苗素质差、立苗难。 三是栽后管水不科学,惜水深灌现象突出,不利于抛秧田的立苗和移栽田的分蘖发蔸。 四是病虫害基数高,来势猛,潜伏危险甚大。今年的气候条件较有利于多种病害的发生。三化螟的基数较高,世代重叠对准确预报和防治极为不利;迁飞性飞虱也存在偏重发生趋势;特别是7月下旬的大暴雨,串灌漫灌问题突出,有可能导致晚稻白叶枯病传播、蔓延,造成大暴发、大流行。 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早促早管,争早蘖、早够苗。一是早施分蘖肥,争取“ 一轰而起”。晚稻移栽后应早追分蘖肥,促进低位蘖早生早发,以形成能成穗的有效大蘖壮蘖。晚稻的分蘖肥在插(抛)秧后5天左右施用,争取栽后15天左右发足苗,一般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氯公钾5公斤。免耕抛秧田要注意分次施用,避免流失。二是科学管水。应在浅水插秧基础上,适当灌深水促返青活蔸,返青后浅水层促分蘖。抛秧和免耕抛秧田要采取花花水促立苗,切忌灌深水造成漂秧影响立苗;立苗后实行湿润管理,间隙露田,促进分蘖和根系发育,提高抛栽稻的抗倒能力。 适时晒田控苗,防止群体过大。移栽田块晒田程度要因土质、肥力、苗势而定,肥力低、苗势弱的实行轻晒适露;肥力高、苗势旺的采取适当重晒。翻耕抛秧田块发苗来势快,应适当早晒、重晒;免耕秧田块立苗相对较迟、发苗较慢,宜多露轻晒。 巧施穗肥,补充粒肥,争大穗,争粒重。群体较小的田块可适当早施促花肥,争大穗;群体大、生长较旺的宜适当晚施保花肥,防止颖花退化,保花保粒。前期肥料施用重,群体大的可不施。穗肥一般施15:15:15型复合肥7-10公斤,或尿素2.5-3公斤加氯化钾4-5公斤,过磷酸钙5-10公斤。现有品种穗大粒多,灌浆时间较长,可根据苗情长势,在破口灌浆期每亩施用2-3公斤尿素,或用1.5-2公斤尿素加磷酸二氢钾150克-200克对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以加速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干粒重。同时实行湿润管理,防止断水过早。 防好病虫害。前、中期要注意防好白叶枯病和三代三化螟,拔节孕穗期预防纹枯病,抽穗后要注意防治稻飞虱。各地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预报,及时选用高效对口农药准确防治。 防好“秋寒”。对“寒露风”到来时尚未抽穗田块采取灌深水保“胎”;对发育较慢,在“寒露风”来临前已进入始穗的,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适量“九二0”,促进提早抽穗;在“寒露风”来临时,对正处抽穗扬花的晚稻田,应喷施增温剂,提高抗寒能力,减轻低温危害。《来源:濠泷桴报》 (浏览次数:1872)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