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扫描 品种选介 名牌稻米 种质资源 生产与市场 实用技术 专家观点 书刊文献 政策法规 |
首页 > 新闻 > 稻米经济 > 稻米:产量将减 价格将涨 | ||
稻米:产量将减 价格将涨 | ||
作者:刘桂才 来源:粮油市场报 发布时间:2001-10-26 10:07:19 |
||
今年全国水稻生产情况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预计2001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为2918.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6%,总产量预计为1.83亿吨,比上年下降2.8%。其中,早稻播种面积预计为620万公顷,减9%;中稻及一季稻播种面积预计为1548万公顷,减0.6%;晚稻播种面积预计为750万公顷,减0.9%。另外,北方粳稻产量因旱预计与上年持平或略减。2001年优质稻种植面积继续增加,预计达到400万公顷左右,占早稻播种面积的60%以上,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 从稻谷主产区情况看,2001年广东水稻播种面积3500万亩,比上年下降5.4%,其中早稻实际插播面积达1696万亩,比上年同期减120万亩;湖南水稻播种面积达6000万亩,比上年增加2.7%,其中共落实早稻面积1940万亩,比上年减少290万亩;江西稻谷面积减少,水稻双改单力度加大,预计早稻面积为1550万亩,比上年减少209万亩;黑龙江水稻播种面积达到2500万亩,比上年增加4%;湖北早稻585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福建早稻播种面积比上年有所下降,面积约580万亩,比上年减少40万亩,下降7.5%;浙江今年很多农民改种单季稻,造成早稻种植面积的调整幅度较大,预计面积498.3万亩,比上年减少189万亩,减27.5%。 1-5月份大米进出口情况 进入2001年,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大米主要进口国因国内大米库存增加,缩减进口额度,使得大米国际贸易竞争加剧。同时由于我国大米品质低劣和加工水平低等原因,大米出口处于劣势,出口形势不太理想。据海关统计,1-5月份,全国大米出口70.4万吨,同比下降42.7%,大米进口10.2万吨,同比增长111.3%,大米净出口60.2万吨。 按1-5月份统计,全国大米出口量居前五位的省市是:江西26.4万吨,江苏22.1万吨,北京5.2万吨,安徽4.9万吨,黑龙江3.5万吨。进口量居前五位的省市是:广东7.95万吨,福建0.78万吨,上海0.58万吨,海南0.4万吨,北京0.16万吨。全国大米进出口大省地位变化不大。 1-5月份全国大米出口目的国居前五位的国家是:科特迪瓦39.99万吨,古巴7.37万吨,伊拉克6.1万吨,日本5.8万吨,俄罗斯2.6万吨。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泰国10.1万吨。全国大米进口来源国和出口目的国地位变化也不大。 国内大米市场价格走势 2000年全国稻谷产量为18791万吨,比上年减产5.3%。其中,早稻产量3752万吨,比上年减少8.4%,中稻及一季稻产量10907万吨,比上年减少0.3%,晚稻产量4132万吨,比上年减少14.1%。 由于减产,2000年9月份以来大米市场价格止跌回升。进入2001年,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仍然较大,水稻种植面积继续下降,再加上一些地区旱情严重,稻米可能继续减产,使得农民产生了惜售心理,导致市场上大米供应数量有所减少,拉动了价格小幅上升。 从2000年9月份到今年6月份,粳米全国平均批发价格一路上涨,6月份价格为1955元/吨,同比上涨10.7%,比上年9月份上涨11.4%,比今年年初上涨8%;早籼米全国平均批发价格从2000年9月份开始大幅度反弹,今年2月份开始呈平稳走势,到6月份,价格为1420元/吨,同比上海5.8%,比上年9月份上涨19.3%,比年初上涨3.8%;晚籼米全国平均批发价格也是从2000年9月份开始较大幅度反弹,今年2月份呈平稳走势,到6月份,价格为1554元/吨,同比上涨5.6%,比上年9月份上涨10.6%,比今年年初上涨1.7%。 今年我国大米价格上涨原因 2001年我国大米价格上涨,特别是粳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其主要原因有: 1.大米需求增长,但产量减少。近年来大米作为口粮的消费量虽基本稳定,但由于价格低廉,大米工业消费和饲用消费均有一定的增长。2000年我国稻米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减少,导致供求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使稻米价格出现小幅增长的趋势。 2.稻米优质优价逐步得到体现。2000年全国稻米的种植结构有了新的特点,品质较差的水稻种植数量明显下降,而优质水稻种植面积继续增加,产量的下降、种植结构的优化为大米价格走高提供了可能,也为大米价格走高提供了心理预期。 3.2000年大米净出口数量增加较快。据海关统计,2000年全国累计出口大米295万吨,累计进口大米24万吨,净出口271万吨,拉动了价格上涨。 4.优质稻米的市场需求量增大。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稻米的需求不断增加,现在农民手中质量较差的稻米已基本售完,余下的是质量好的稻米,价格自然较高。 5.国家的粮食政策,特别是保护价政策对市场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另外,产粮区加强公路运输管理,严禁超载,导致每吨粮食运价相应上升。 6.部分经营者和农户惜售心理的影响。由于库存数量的减少,导致一些经营者产生了惜售心理,对粳谷的预期心理价位不断抬高。另一方面,鉴于今年部分省份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粮食种植面积再次面临大幅度调减的现实,也促使部分农民产生了较强的惜售心理。 7.受前期辽宁农业“闹水荒”、东北大米要“缩水”等因素的影响。今年辽宁省1000万亩水田有一半将成为无水可供的旱田,辽宁大米减产已成定局。 8.早籼米没有出现暴涨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各早稻主产区把握有利时机,借助夏粮入库前空仓备收,早在3月就纷纷把目光盯住沿海粮食主销区,先后向市场抛出了近几年产的早稻品种,大量的早稻、米涌向销区市场,使得销区市场的粮食一度需求大增,处于相对饱和状态,使得米价保持相对稳定。 综合分析认为,当前国内稻米价格的上涨是前几年触底反弹的结果,还远没有达到前几年高峰时的水平。随着消费水平的逐年增长、库存压力的减缓以及出口量的逐渐增加,稻米供求矛盾将有所好转,市场逐渐活跃,稻米后市价格将基本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 国际市场大米供需与价格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大米供应仍然过剩,价格持续下降。据美国农业部6月份预计,全球2001年度大米产量为3.96亿吨,2001/2002年度全球大米消费量为4.05亿吨,当年消费量略大于生产量,但由于上年库存充裕,总供给仍然远大于消费,预计全球2001/2002年度大米期末库存量为1.26亿吨,比上年略有下降。国际市场稻谷供应长期过剩,库存居高不下,使价格缺乏上涨动力,长期低位徘徊,并呈下降趋势。 作为国际大米市场有代表指标的泰国曼谷市场大米价格(含碎25%,曼谷离岸价),近年呈下降趋势,进入2001年,价格继续下跌。到6月份,价格为1161元/吨,比年初下降14%,比上年同期下跌23.9%,较前年同期下跌38.3%。 造成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东南亚地区大米主产国及部分进口国近两年水稻均获得丰收,导致国际大米市场出现出口供给大于进口需求的局面;二是由于进口需求下降,泰国和越南等国纷纷采取措施扩大出口,大米的国际市场价格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下降。 下半年国内稻米市场展望 根据大米供求平衡表综合分析认为:2000年下半年我国大米市场总量仍然供大于示,总需求依然偏弱,但供给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大米总库存量下降,因此,大米市场呈现活跃态势。地区差价、时间差价及品质差价明显。预计8月份早籼米和晚籼米价格仍呈稳定态势,粳米价格将继续小幅上行,从9月份至年底,大米价格(早籼米、晚籼米、粳米)可能稳定上升,幅度不会很大。主要依据是: 1.7-8月份受上年末库存低的因素影响较大。 这一阶段仍然处于2000/2001大米市场年度末期(2000年9月初至2001年8月末)。在2000/2001大米市场年度,大米总供给为16537万吨,而总消费为14107万吨,供给大于消费2430万吨,测算的期末库存下降900多万吨。可见,大米仍然供大于求。由于处于市场年度末期,受青黄不接和库存成本的影响,大米价格应该稳中有升,尤其是粳米价格可能上升,而籼米类价格将保持稳定。 2.9-12月份受年初新增供给的因素影响较大。 这一阶段处于2001/2002年大米市场年度初期(2001年9月初至2002年8月末)。在2001/2002大米市场年度,大米总供给为15267万吨,比上个市场年度下降7.7%,而总消费为14161万吨,比上个市场年度增长0.23%,供给大于消费1106万吨,测算的期末库存下降1000多万吨。因此,大米虽然仍供大于求,但因库存急剧下降,市场价格应该有所上升,只是9-12月处于市场年度初期,供给相对充足,成本也较低,大米价格上升幅度不会太大。 3.各地退出保护价收购的早籼稻品种是按照市场价格自由收购的,其收购价格将会因地、因时而有较大差别,所以价格波动、地区价差和季节价差将较为明显。 4.国际市场米价仍呈疲软态势,将抑制国内市场价格的大幅度回升。年底中国可能加入WTO,受进口大米的冲击,国内市场大米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据有关信息表明,今年中国计划购买40万吨泰国香米,大大高于过去每年购买20万吨香米的数量。 5.味精、酿造、饲料、食品加工等工业用粮对早籼米的需求稳定,甚至可能还会有所增加;再加上流动人口中的部分低收入者需以低价的早籼米作为口粮(包括一些地方的消费习惯之需求)等因素,同样将对下半年的早籼稻价格形势继续好转施加影响。 6.大米做为人们的主要口粮,年度间变化不大,不会出现像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价格大起大落、暴涨暴跌的现象。 (浏览次数:)
|
||
上篇文章:美国网上粮食交易蒸蒸日上
下篇文章:早稻收购陆续展开 收购价格高于去年 |
||
打印 | 关闭 | ||
相关文章:
保障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06-30)
中国粮食安全的三大关联战略 (06-17) 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环境及其趋势 (04-30) 我国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的七大矛盾 (04-05) 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中国农业(二) (03-28) 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中国农业(一) (03-25) 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将减少 (03-01)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隐患及对策建议 (06-25) 浙江:粳米价格小幅回落 (04-30) 黑龙江:富锦大米价格低迷 (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