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技术 > 无公害生产技术 > 正文 | 字号选择: |
养殖稻田水稻无公害栽培 |
作者:刘雷 |
出处: | 发布时间:2003-3-5 10:51:50 (原作发表时间:2003年3月1日) |
阜宁县近两年组织大面积养殖稻田水稻无公害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选用优质品种 养殖稻田水稻无公害生产,首先选用优质水稻品种,同时要求水稻达到以下要求:一是抗倒性强。二是抽穗期能避开三代二化螟危害,要求在安全齐穗的前提下,能在8月25日前或9月5日后抽穗。三是成熟期10月18日前后(水产品捕捞期在10月15-20日)。在阜宁等地,适宜的品种有杂交中籼稻和武育粳3号、镇稻88、武运粳7号、武运粳8号等粳稻品种。 适期早播早栽 将落谷时间前移到4月25日前后,并采用肥床旱育秧技术。秧田期控制在30天左右,力争水稻栽后至养殖田提水前有较长的发苗期。采取“稀行、大棵”种植,通过扩大行距,降低栽插密度来增加鱼、虾、蟹的活动空间;通过适当增加栽插本数,获得足够的基本茎蘖苗。适宜的栽插密度为每亩1.2-1.3万穴,每亩基本茎蘖苗控制在6.5万左右。 科学合理施肥 多施腐熟有机肥,少施化学肥料,尤其要控制水稻中后期化学肥料的投入。氮磷钾肥平衡施用,氮肥不使用碳酸氢铵,全部使用优质尿素;磷肥使用优质过磷酸钙;钾肥选用生物钾肥。前期施肥量占60%。中后期肥料以追施穗肥为主,促花肥在余叶3.5-3叶的施用,余叶1.5-1叶时施保花肥。后期缺肥的田块适当根外追肥。禁止使用各种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推广使用包裹型无污染长效缓释复合肥。 调水促控分蘖 田间水位的调节,要兼顾种养关系。水稻移栽后至够苗期建立浅水层,促进分蘖,平抑中期群体。6月20日后逐步提高水位,以不淹没成长茎蘖的倒二叶叶鞘为度;中后期,田间沟内水位保持30-35厘米,并持续至水产品捕捞基本结束。水稻成熟前7-10天退水晒田。 安全综防病虫 病虫草害防治以农业生态综合防治为主。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禁用养殖品种敏感的药种。秧苗在移栽前一星期重点防治好病虫,做到带药下田。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如必须使用农药,应选准适期,集中一次用药,提倡细喷雾或超微量施药,以提高防效,防止对水产品造成药害。在收获前30天禁用有机磷农药。 (浏览次数:2284)
|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
|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571)63372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