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字号选择:
云南省水稻生产分析
作者:吴叔康 杨直
出处:见正文 发布时间:2004-8-10 15:18:02 (原作发表时间:2004年8月5日)

    一、我省水稻生产现状

    稻谷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2003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1564.6万亩,种植面积居全国第11位。陆稻种植面积为142.5万亩,居全国首位。2003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已达到147.1亿千克,比1978年增长41.2%,水稻单产由1978年的152千克提高到406.2千克,增62.5%。水稻种植面积(含陆稻、早稻)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2.8%,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3.2%。无论是面积、单产和产值,水稻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大力引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使我省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粮食自求平衡。水稻稳大局,由于水稻单产的提高,实现了我省粮食连续7年增长,创历史最高水平。

    我省水稻研究和开展起步早,“九五”以来发展速度加快,几年来,针对我省的水稻生产,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利用资源,选育和推广了一批水稻新品种。各级农科部门利用丰富多彩的稻种资源选育了一些具有云南特色的优质香软米、紫米品种(组合)并应用于生产。地方品种,如八宝米、遮放米、细老鼠牙、鸡血糯以及紫米等得到继承和发展。

    二是实施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各地实施了滇中农业现代化工程、农业丰收计划以及种子产业化等项目,建成了2111万亩高产稳产农田,水利化程度大大提高,达到了47%,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三是推广完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普及应用旱育秧、抛摆秧及配方施肥、微机施肥,节水栽培、轮作、生物防治等技术,水稻多样性混载、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示范等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点技术。种植结构调整,促进了我省优质稻的发展。科技措施由单纯为了高产向优质和高效转变。2003年全省优质稻面积达到430万亩,比1995年增加了260万亩。

    四是抓商品粮和优质米基地建设。省财政厅、省计委、农业厅等部门大力扶持,投资建设了一批商品粮和优质米基地,产中服务向产后服务延伸,基本理顺了收购、加工、经营的关系,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二、水稻前景分析

    (一)产量还有发展空间。我省水稻种植面积1500多万亩,位居全国第11位,西部第2位。但是,以2003年为例,单产仅为406千克,居全国第22位,与东北和华南等发达地区相比,在单产上有200千克的差距。我省水稻高产区主要在滇中,如若其它地区在单产上再上一个台阶,如每亩增5千克或10千克,水稻的产量还能够提高。

    (二)优质水稻有市场。我省的稻谷生产总量基本保持在55-60亿千克。从产销情况看,我省粮食缺口主要是大米。从需求情况看,我省大米消费主要是口粮,少量用做酿造。消费的增长一是人口的增加,二是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细粮需求的增加,优质粮食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三)农民增收有希望。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优质米优质优价已成为市场导向。省内产的滇陇201、滇屯502、云恢290、德农203等优质米批发价达4000元-5000元/吨。加之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良种和粮食直补政策,扶持资金达到了1亿多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农民今年增收创造了条件。

    三、我省水稻发展规划及建议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处理好粮食安全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的方针不动摇,提高粮食生产力的措施不放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努力增加粮食总产。

    (二)因地制宜,搞好布局。开发中应注意一个区别和“四个”结合:一个区别是,正确区分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关系,贫困地区仍然以解决温饱为主,水稻适宜区应以“两杂”为主;四个结合是,一是提高品质与保持总产稳定增长相结合;二是发展高档优质米和中等品质品种相结合;三是发展优质常规稻与优质杂交稻相结合;四是满足省内需求与开发省外市场相结合。

    (三)目标任务。生产上应做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达到提高品质、提高产量、提高效益;实现早中晚稻比例合理,稻米品质优质化,栽培技术标准化,加工利用多样化。

    1.规划及布局

    根据我省水稻主产区的分布,按照“稳粮调结构、提质增效益”的思路,在布局上既要考虑充分发挥现有基础设施的作用,又要结合市场需求,突出地区优势和地方特色,搞好合理布局。

    2.良种繁育基地

    我省现有水稻品种和传统特种米优良种性已不同程度退化,当务之急是要提纯复壮。为保证全省优质稻发展和基地县建设的用种需求,选择若干个县进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主要承担优质稻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筛选、提纯复壮和繁育推广工作。

    3.实用技术示范及推广

    在20个基地县,推广优质稻和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技术200万亩,总产100万吨,确保加工原料的供应。技术推广上着重研究适宜当地生产的主栽品种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应用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食品操作规程。推广稻一豆一菜(油菜、马铃薯)为主的合理轮作,推广稻田养鱼、生物多样性混栽,结合沼气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复合肥和水稻专用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减少污染。推广旱育秧、抛摆秧稀植、水稻覆膜栽培、节水灌溉等节水技术。

    4.建设精米加工中心

    在基地县建设年产万吨优质稻米加工中心,同时,注意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入不足。我省的水稻面积主要集中在坝区,在现阶段,扩大水稻面积的可能性不大。由于投入不足,影响了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在贫困地区,投入不足,水稻栽培及管理的新技术培训少,加之受水利和耕作条件的制约,单产较低。因此,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田基本建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是我省水稻进一步增产的主要途径。

    (二)宣传不够。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对外宣传不够。主动汇报不够。特别是国家有关部委,对于我省水稻的生产了解不够。我省水稻面积虽排在全国第11位,西部第2位,但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扶持和照顾,今后应抓住西部开发和各级政府重视粮食生产的机遇,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粮食省份。《来源:云南科技报》

(浏览次数:605)
上篇文章 | 下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推荐给朋友 | 打印 |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看平明拓展水稻增效空间  (2004-8-10 9:03:24)
安徽水稻直播四结合  (2004-8-3 10:44:53)
关于水稻生产的几个热点问题  (2004-7-23 14:21:22)
《中国稻米》2004年第4期  (2004-7-23 9:02:58)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2004-7-18 11:00:27)
现阶段中国水稻种质创新的研究策略和应用思考  (2004-7-8 15:47:55)
江苏大战水稻条纹叶枯病  (2004-6-22 12:50:47)
东三省将建粳型超级稻研究协作网  (2004-6-10 13:52:13)
湖南水稻品质改良的主要成就及展望  (2004-6-8 11:06:50)
水稻生产有望上台价  (2004-6-4 12:58:04)
更多相关...
友情链接:
| | | | | | 更多链接
 
Copyright © 2003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邮政编码:310006)
E-mail:webmaster#chinariceinfo.com
电话:0571-63372363